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妇联新闻 > 正文

“失独家庭”之痛谁来抚慰?

2012-08-08 14:14:27  来源:福建妇联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晓青   我来说两句

【新闻背景】中国百万“失独”家庭敲响养老警钟

 

 

《一个计生委主任的失独痛:曾怀孕两月人工流产》

退休前,她是石家庄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计生委主任。在这个岗位上的每一年,她都能捧回市级先进工作者的荣誉证书,一家人以她为荣。然而,就在今年初,这位64岁的母亲失去了自己的独生儿子。她和丈夫陷入了对“老无所依”的深深恐惧之中。  >>>全文

 

《全国失去独生子女家庭超百万 失独群体日益庞大》

全国失去独生子女家庭超百万 失独群体日益庞大

世上有一群父母,他们的年龄大都五十开外,20多年来,和自己唯一的子女快乐地生活,正当他们幸福地为孩子购置新房、准备嫁妆的时候,一场意外却夺走了孩子年轻的生命。他们自称为“失独者”,垂暮之年的他们,余生该如何度过? >>>全文

《联合国预测称百年后中国人口剩5亿 失独家庭将达千万》

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年龄别死亡率(最近10年变化不大)计算,每出生1万人,有360人在10岁之前夭折,有463人在25岁之前死亡,760人在44岁之前死亡。假设母亲平均在26岁生孩子的话,那么这2.18亿独生子女家庭的母亲到51岁的时候有1000万已经失去了独生子女,到70岁的时候有1656万已经没有了孩子。 >>>全文

《中国失去独生子女家庭超百万 悲恸摧毁夫妻身心》

育儿养老是我国的传统观念。然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年龄大都50岁开外,一直和唯一的子女快乐地生活,一场意外却夺走了孩子年轻的生命,而自己也很难再生养孩子。被称为“失独者”的他们,除了情感的煎熬,还要面临养老的窘迫,亟待社会更多关爱。 >>>全文

《失独父母中年遇独子夭折 称不怕死怕养老》

失独父母,这一曾被忽略的群体,正在进入公众视野。他们,大多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赶上八十年代首批执行独生子女政策,人到中年遭遇独子夭折。专家估算,我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每年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这些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光荣一代”,除了丧失爱子的孤苦外,如今更担心疾病、养老等一系列现实难题,但相关帮扶、保障体系滞后。如何为这一群体提供有效的帮助,如何接手他们原本寄希望于子女身上的未来,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待解的课题。 >>>全文

 面临晚年困境——失独者,何去何从?

 

《老无所依?走近中国失独家庭》

 

有这样一些家庭,由于疾病或灾祸使父母失去了独生子女,人们把这样的家庭称为失独家庭。这些失独家庭虽然生活艰难、内心凄苦,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因此而垮掉,他们依然在守望生活、守望未来。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这个群体的关注、理解与帮扶应该引起政府和社会更多的重视。  >>>全文

 

《节日都是清明节:“失独家庭”渴望抱团取暖》

儿子刚去世时,她彻夜失眠、痛哭,三个月后,开始出现幻觉,她觉得儿子根本没有离去,所有的人都在骗她。“地狱的煎熬也不过如此,”戚大姐说,儿子的音容笑貌那样真实,可是现实却是阴阳两隔,那种刺痛,钻人心、使人狂。原来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再也没有笑声。甚至没有电视声,没有访客。工作、未来、家庭,这些对她来说,已没有任何意义。“每个节日,都像清明节,别人全家团圆时,我们只能在坟头和孩子团聚。”戚大姐说。 >>>全文

《统计称中国年增数万失独家庭 呼吁补偿制度尽孝》

一个出现大面积独生子女家庭的社会,实际上是为未来的发展预留了隐忧。因此,对于已经出现的“失独家庭”、“困难家庭”和“老龄家庭”,各级政府必须承担起计划生育补偿的国家责任,大力推进奖励扶助制度,改变群众养儿防老的生育观念和养老传统,促进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巩固,解除计划生育家庭面临的各种现实困境,让他们得以在政策普惠之下,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全文

《失独家庭养老问题凸显 救助机制需重视精神慰藉》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失独群体中的个体差别性无疑增加了精神救助工作的复杂性,所以,在对失独者进行精神救助前,怎样保证救助工作科学有效就更显重要。“失独,已经不仅仅是哪一项政策的问题,它是个社会问题。”苗霞说,整个社会要去关注了解这个特殊的群体,给他们营造一个关爱的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爱心关怀才能让这个悲伤的群体走出阴霾,重获阳光。 >>>全文

 失独家庭背后的思考 该如何伸出援手

 

《不要让“失独家庭”真的孤独

 

 失独家庭的出现是个新问题,对社会管理尤其民政部门的工作创新提出了挑战和要求。这些父母丧失劳动力了又失去了子女,体弱多病,经济负担较重,地方政府可否考虑给予其一定的经济补贴并将之制度化? >>>全文

 

《别让失独家庭独自承受生命的重担》

对于社会而言,要关爱失独老人,不仅需要各种基金会成立专项基金,以弥补国家在养老、医疗政策上的空白,还需要成立一些帮助失独家庭的社团,提供心理咨询和精神安慰,通过建立一个彼此认同的群体,来修筑一条供失独老人得以继续生活的轨道,让他们感受到生活可以更加丰富精彩,生命不应该就此暗淡无光。

在一个失独家庭的Q Q群中,流传着一封倡议书,倡议书呼吁为失独家庭设立一个“天使节”,能够让失独家庭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但即使要满足这一要求,也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共同重视。我们相信,只有在公共政策和社会组织上,都出现了关爱失独家庭的痕迹,他们才不至于脱离“我们”,他们才不至于独自承受生命的重担。 >>>全文

《失独家庭应得到社会双重关怀》

目前失独家庭的精神关怀,主要由民间自发的互助团体来承担。但这些团体的发起和延续,都有一定的随机性与不稳定性。国家民政部门和慈善机构在这方面其实大有可为。各地民政部门应该尽早建立失独家庭的数据库,并为失独互助组织提供必要帮助。在没有民间救助团体的地方,慈善机构应该协助成立民间社团,在运行经费、活动场所和精神科学支持等方面提供社会资源。只有多方面共同襄助,才可能打破失独家庭所陷入的痛苦内循环。 >>>全文

《建立一项失独家庭关怀基金如何》

《投资者报》根据有关数据推算,社会抚养费年规模或超过200亿元。不管其数据最终是多少,数额不少是事实,去向不明是事实,因此应该由国家层面出台政策,不妨从社会抚养费中提取专门资金,建立失独家庭关怀基金,帮助失独者解决实际困难。

国家计生委原巡视员、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原理事长苗霞表示,失独问题不解决是对人民不负责任(《新京报》)。其实,失独问题解决不好,也是对计生工作的不负责任。让失独者不孤独,考量着国家文明和国家责任。顶层设计和底层自觉互动,失独者的孤独,才能得以抚慰。 >>>全文

 

小编语录:一个个关于失独家庭的故事让我顿生感伤,那个坚决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做了一辈子计生工作劝导无数人相应国家政策的“计生主任”,在她年迈之时,亲历了群众问了她一辈子的问题“独生子没了怎么办?”。当年的她回答得是那么的斩钉截铁“这不是你该考虑的问题,上面一定会解决。”可是现在的她却显得如此的无助。在中国,有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因为意外失去他们一生中唯一的心血和希望。失独家庭——一个特殊的群体正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他们,大多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赶上八十年代首批执行独生子女政策,人到中年遭遇独子夭折。对于丧失爱子而又日渐年老的人来说,在承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之后,他们又该如何养老?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