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创新巾帼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巾帼脱贫行动”……中国妇女十一大以来,全国各地妇联坚持党的领导,立足基层、服务妇女,深化“巾帼创新业、建功十三五”主题活动,着重落实妇联改革各项重点任务。广大妇女在脱贫致富、创业就业、民生改善、素质提升等方面有了更多获得感,为新时代新征程贡献“半边天”的智慧和力量。 摆脱贫困要靠奋斗 龙四清是湖南省妇联兼职副主席,她同时有另一个身份——怀化市芷江县禾梨坳乡古冲村党支部书记。她是乡亲们眼里的能人,把党支部建成扶贫攻坚的指挥部,在全村组织开展的“双培五争”活动,把村里的科技能人、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十几年前的贫困村,如今人均年收入达9000多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妇联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展调研,覆盖16个中西部省区市。2014年,全国妇联在12个省区开展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妇女生存状况专题调研,全面了解贫困妇女的生产生活状况、致贫原因以及脱贫需求,同时每年与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妇女数据分析。通过提出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确保每年脱贫人口中妇女比例不低于40%。 四川凉山州集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知名的资源富集区、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三大特殊州情”于一体。凉山州美姑县妇联主席张琼刚派驻村里那会儿,看到的是一间间破旧房屋。张琼和同事把县妇联办公室搬进村里,依托全国妇联、省妇联的“春蕾计划”“两癌救助”等公益品牌帮扶当地脱贫。如今,她们联系帮扶的两个村中,一个村已提前脱贫。 5年来,各地妇联注重从扶志和扶智入手,加大对贫困妇女的宣传教育和扶持帮助力度,推动深度贫困地区妇女精准脱贫。据统计,各级妇联建立起1.38万个巾帼脱贫基地,帮助365.8万人次贫困妇女通过手工、电商、家政、特色养殖发展增收;配合扶贫部门发放扶贫小额信贷589亿元,扶持带动107.27万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创业增收。 创业成就美丽人生 4980个全国巾帼文明岗、2500个全国巾帼建功标兵。5年来,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女性行业精英、技能标兵和创业典型脱颖而出,她们追梦成真,演绎出彩人生,弘扬创业创新精神。 有关数据显示,互联网领域创业者中女性占比已达到55%;在淘宝、天猫平台创造的超3000万个就业机会中,活跃网店中女性店主占50.1%,女性店主的交易规模占总体的46%。 剧院式线下演讲平台造就的创始人兼CEO汤维维,硅谷知名投资人、Fusion Fund创始合伙人张璐,返乡创业女大学生、洮之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荷以及呼伦贝尔高端羊肉品牌“马哈来了”创始人郭琪……前不久,近百名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女性走进北京大学,向北大学子讲述创新创业故事,传授经验。 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负责人介绍,全国妇联先后开展了女大学生创业扶持行动、创业创新巾帼行动、优秀双创女性进高校“三送”活动等,有效激发了广大妇女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 据统计,近年来,各级妇联累计开展妇女创业创新培训552万人次,组织女性创业创新竞赛2800多场。目前全国建立各类女性创业创新型服务平台3800多个。 每年春节前后,全国妇联都与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等单位共同开展春风行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专场招聘洽谈和就业服务。各地妇联积极推动将巾帼家政纳入政府家政工作总体规划,争取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支持,推动巾帼家政服务职业化、规范化发展。 依法维权保障权益 妇女在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妇联以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为抓手,发动妇女和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各类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如利用网上直播方式揭晓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当天网络点击量达上百万。 近年来,各地妇联广泛开展家风建设,注重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全国妇联加强源头维权,积极参与民法典婚姻家庭篇、农村土地承包法等制定和修改工作;联合全国人大内司委开展《反家庭暴力法》实施情况专题调研,推动相关部门制定反家暴法实施细则和司法解释,推动各地加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 目前很多地方将法规政策性别平等咨询评估机制、促进女性公平就业约谈制度等纳入立法,已有29个省(区、市)建立法规政策性别平等评估机制,从源头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 据统计,在维权普法方面,妇联系统全年处理来信来访来电和网上投诉23万件次,并开展妇女信访代理、投诉受理以及12338维权服务热线工作情况互查和抽查,持续改进提升基层妇联维权服务水平。(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万祥) |
相关阅读:
- [ 10-26]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促进妇女发展
- [ 10-26]314.5万户各级“最美家庭”寄语妇女十二大
- [ 10-25]动漫:一分钟了解全国妇女代表大会
- [ 10-25]壮阔巾帼潮!聚焦八闽妇女与环境
- [ 10-25]动漫:一分钟了解全国妇女代表大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