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海口1月18日电(记者 代超)18日,在海口举办的2019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正式发布了《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对中国内地56处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状况进行了报告。 据介绍,中国目前加入国际湿地公约指定的国际重要湿地有57处,其中内地56处,香港1处。在2018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组织对内地的56处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开展了现地监测和评估。这56处国际重要湿地分布在21个省(区、市),其中内陆湿地41处,近海与海岸湿地15处。范围面积662.38万公顷,湿地面积320.18万公顷,自然湿地面积300.10万公顷。 监测和评估显示,近年来,大部分国际重要湿地所在区域降水量保持稳定。江河源头区域的国际重要湿地水源涵养能力与汇水量稳定,其他内陆湿地汇水区水量稳定。近海河口水域的河流汇水和海水顶托总体保持稳定。采取了补水措施的内蒙古鄂尔多斯等湿地的水域面积也得到恢复。 国际重要湿地土地(水域)类别整体处于稳定状态,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情况。通过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山东黄河三角洲、江苏盐城的湿地生态状况明显好转。云南大山包、吉林莫莫格等国际重要湿地开展了还湿工程。 在51处获取地表水水质的湿地中,Ⅲ类水比重最大,占35.30%。在49处获取水体富营养化湿地中,贫营养的12处;中营养的27处,富营养的10处,没有极端富营养化的情况。 同时,白皮书也指出,这些国际重要湿地面临农、牧、渔业等人类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开发活动,工业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等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威胁。 目前,56处国际重要湿地中,分布有湿地植物约2114种,湿地植被覆盖面积173.94万公顷。分布有湿地鸟类约240种。而在外来物种入侵方面,互花米草是入侵近海与海岸类型国际重要湿地的主要外来物种,上海崇明东滩为治理互花米草入侵提供了样板。入侵内陆国际重要湿地的外来物种种类较多,主要入侵物种是凤眼莲等,呈现零星分布,未造成显著影响。入侵的外来野生动物种类主要有克氏原螯虾、福寿螺等,在长江中下游湿地分布较广。 |
相关阅读:
- [ 01-19]厦门市领导:为新疆班学生创造良好生活学习环境
- [ 01-18]延平区紫云街道鼓楼社区开展小区环境整治活动
- [ 01-18]省政协委员施忠旗:优化营商环境
- [ 01-18]提振精气神:项目攻坚更有力 营商环境创一流
- [ 01-18]访省人大代表柯金国:实现区域水环境的根本改观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