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两会“汇”人心
2019-03-18 14:05:28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责任编辑:周冬 周冬 |
【编者按】又是一年春好处,奋进逐梦正当时。伴随着新时代的春风,2019年全国两会落下帷幕。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六到团组,语重情长,惠及百姓民生;言之切切,汇聚人心民意;谆谆嘱托,描绘绿水青山。这些暖心话语和难忘瞬间既饱含着习近平对人民的真挚感情,同时也凝聚着大国领袖的治国智慧。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两会特别栏目《一枝一叶总关情》推出系列特稿,与您一同重温习近平的两会时间。 一切历史,由人民书写。 正如习近平2019年新年贺词中坚定有力的话语:“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 “两会时间”,在中国政治坐标系中具有特殊意义。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信仰的中华儿女汇聚一堂,为国家更美好的未来出谋划策,为改革发展寻找“最大公约数”,为我们的共同家园描绘美好蓝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六下团组,与代表委员围桌共坐、倾心交谈,以家国情怀感染人、以坚定信念鼓舞人,画就新时代最大同心圆。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 3月4日,习近平来到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会现场。 这距离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仅一天。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习近平微笑入场,与委员们热情握手。会议现场暖意融融,田沁鑫、邓纯东、陈力、王学典、王春法、李大进、冯远征、李前光等8位委员分别作了发言。 习近平回应他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 一语道破了文艺创作和社科研究的本质。 2019年是个特殊年份,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0华诞,脱贫攻坚进入即将收官的关键之年,国家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但同时我们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在增加: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发展环境日趋复杂……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怎样把全国上下的精气神儿凝聚起来,在整个社会形成“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文艺和社科工作发挥着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此行的目的情真意切:“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汇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需要广泛凝聚共识、不断增进团结。” 习近平叮嘱大家,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要“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 来自文艺界别的吕逸涛委员回忆起当天的情形,依旧心潮澎湃:“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立足现实、扎根人民,讲述当代中国人的追梦故事,讲述这个伟大时代发生的历史巨变。” “把工作做到广大台湾同胞的心里” 台湾与大陆,一衣带水。一湾海峡,隔不断血浓于水的亲情。 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方,与台湾仅一水之隔,在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一直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3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的审议。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在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专门就做好对台工作发表重要讲话。 “把工作做到广大台湾同胞的心里。”习近平叮嘱代表们要“增进台湾同胞对民族、对国家的认知和感情”。 这与他两个多月前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一脉相承。当时,习近平饱含深情地说:“两岸同胞血脉相连。亲望亲好,中国人要帮中国人。” 习近平的要求提得很细致,他在福建代表团强调:“要在对台工作中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造福台湾同胞。”他要求:“两岸要应通尽通,提升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努力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以人民为中心。”这句在中国发展实践中激荡起无穷伟力的话语,在台湾同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