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正文

古丝绸之路与共建一带一路(人民要论)

2019-04-24 17:17:08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李雅兰 李雅兰  

■研究和总结古丝绸之路上经济、政治、文化交往和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历史经验,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古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和国家、地区之间的交流互鉴,宛如一轴内容丰赡、异彩纷呈的历史长卷,其历史特点也多式多样,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历史启示。

■共建“一带一路”秉持古丝绸之路形成的丝路精神,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因而具有重要现实依据和现实动力。共建“一带一路”作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将不断为自己开辟前进的道路,直至到达成功的彼岸。

古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自古以来联系东方与西方、贯通亚非欧及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通道。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倡议提出后,得到了“一带一路”沿线的亚洲、非洲、欧洲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广泛响应与支持。当前,共建“一带一路”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研究和总结古丝绸之路上经济、政治、文化交往和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历史经验,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古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和国家、地区之间交流互鉴的历史特点

古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和国家、地区之间的交流互鉴,宛如一轴内容丰赡、异彩纷呈的历史长卷,其历史特点也多式多样,择其要者,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古丝绸之路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近及远、远近结合的东西方交流互鉴之路。古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全线贯通并非一日之功、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它先从局部地区的几个国家之间规模较小、非连续性的经济文化交流开始,逐步扩展为沿线许多国家、地区之间大规模、连续性的经济文化交流。连接亚非欧的古丝绸之路逐渐全线贯通,就像地球上川流不息的大动脉,把古代的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两河文明、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文明连接起来,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

古丝绸之路是以经贸为主线,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军事、外交等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全面交流互鉴之路。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大都是从经贸交流开始的,并以此为主线,再由经贸交流推动文化、宗教交流,又由经贸、文化交流推动政治、军事、外交等交流,各种交流相互结合、相辅相成。正因为这样,从事经贸交流的商人队伍成为古丝绸之路上交流互鉴的主要力量。而川流于古丝绸之路上的学者、僧人、官员、使者等等,也是交流互鉴的重要角色。他们为推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互学互鉴,共同上演了许多有声有色的历史活剧。

古丝绸之路是以民间力量为基础、由政府指导和监管的交流互鉴之路。在古丝绸之路上,常常可以看到沿线国家或地区的商人自发组织的庞大商队进行长途贩运,也常常可以看到他们进入沿线城镇,或单独经营,或与当地商人合伙经营。除了民间自发进行交流互鉴这一基础力量,沿线国家的政府在古丝绸之路的交流互鉴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或者为古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修筑道路、设立驿站、建设贸易场馆、建立口岸等物质便利条件,或者提供设置观察所、巡查站、治安亭等安全保障措施,或者提供制订交流规则、组织交流力量、设置管理机构以及派遣使者、官员协调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事务和化解纠纷矛盾等政治指导机制。广泛的民间交流与政府的指导监管,是支撑古丝绸之路上交流互鉴活动延绵不绝的两大基石。

古丝绸之路是由大国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协同的交流互鉴之路。古丝绸之路是沿线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共同推进的产物,同时也是以沿线一些大国的引领为重要动力、各种文明相互荟萃交融的产物。沿线各个国家和地区都为古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而中国、印度、波斯、巴比伦、埃及、亚述、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的摇篮和大国,在古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中尤其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中国历代统一王朝强大的经济、政治、文化实力及其影响,促进了整个古丝绸之路的繁荣,尤其是保证了古丝绸之路东段和中段通行的顺畅安全。

古丝绸之路是以共同克服包括战乱破坏在内的各种困难、实现和平交往为主流的交流互鉴之路。古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互鉴事业,并不总是风平浪静、一帆风顺、一派祥和的。历史上,发生在亚洲、欧洲、非洲大陆和海洋上的各种冲突和战乱很多,曾给古丝绸之路带来过这样那样的冲击和破坏。然而,总的来说,这些冲击和破坏并不能熄灭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广大人民彼此交流互鉴的信念。经过沿线各国各地区人民的共同努力,最终总能克服战乱带来的各种破坏、阻力和困难,重新呈现出交流队伍络绎不绝的繁盛景象。综观古丝绸之路发展史,追求和维护和平是其底色,和平交往、互学互鉴是其主流。

古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和国家、地区之间的交流互鉴带来深刻历史启示

“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知古,覆以知今。”认真总结、吸取前人的经验,有益于今人和后人的实践。古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和国家、地区之间的交流互鉴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历史启示,对于我们今天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仍然具有重要历史借鉴意义。

古丝绸之路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共同奋斗、为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和共同进步、从而为整个人类文明发展作出巨大历史贡献的伟大之路。世间万事万物总是千差万别的。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都是流动开放的,这是文明传播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彼此之间互学互鉴、取长补短,这是不同文明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必由之路。不同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的人民正是通过交流互鉴,才创造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巨大历史贡献。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长卷中,留下了许多至今仍广为传颂的不同文明和国家、地区之间交流互鉴的历史佳话。古丝绸之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历史启示。

以和为贵,方能万国咸宁。“以和为贵”“万国咸宁”“协和万邦”,这些词语都出自中国秦朝以前的历史典籍,其含义都是倡导国与国之间要和平相处,万事和为上。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坚持“以和为贵”、实现“万国咸宁”逐渐成为中国处理与周边国家以至远方国家政治邦交的原则。正因为中国历代坚持实行这样的原则,所以中国与周边国家以及远方国家能够长期保持亲仁善邻、和平相交的友好关系。而这样的外部环境,则是中国能够成为东方文明主要缔造者之一的一个重要历史条件。古丝绸之路的发展充分说明,只有坚持以和为贵,方能万国咸宁。今天,中国和各国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坚持以和为贵,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取长补短,方能不断进步。世界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总是不平衡的,但没有什么事物是一成不变的。先进的并不注定永远先进,落后的也并不注定永远落后,先进与落后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意思是说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一个国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走在了别人的前面,但如果骄傲自满,以为自己“天下第一”了,从此孤芳自赏,甚至称王称霸,拒绝向别人学习,总有一天会成为落伍者;相反,一个国家虽然暂时落在别人后面,但只要虚心学习,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总有一天会从落伍者变为先进者。古丝绸之路交流互鉴的历史,为这种相互转化进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许多明证。今天,中国和各国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倡导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互利互惠,方能合作共济。老子有句名言:“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意思是说,越是为别人着想,自己收获就越多;越是懂得给予和奉献,自己得到的就越多。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