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正文

延安时期干部学习教育对新时代持续深化全党大学习的经验启示

2020-07-31 15:22:15 曲青山 王全春 樊莉莉 石 磊 张 美 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李雅兰

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鲜明品质。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重要历史时期,其间开展了党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范围深入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覆盖范围之广、时间跨度之长、全党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学习运动中,党中央始终把在职干部教育放在首位,这在党的干部学习运动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回溯这段历史,总结其做法和经验,对于我们今天持续深入推进“大学习,大培训,大提高”,进一步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为强大的政治信仰、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外化为经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的实际行动,具有重大启迪意义。

延安干部学习教育的主要历程

1939年,毛泽东提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并号召全党开展一次学习竞赛,不断克服“本领恐慌”。延安掀起了空前的学习高潮,开启了依托干部学习教育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革命的生动实践。

第一阶段:从1939年5月召开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到1940年6月召开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周年总结大会,主要任务是进行广泛学习动员,制定学习内容,建立学习制度,打好学习基础。

中共中央落脚陕北后,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中进一步深刻认识到:“我们所处的环境,比任何时候要来得复杂;我们的任务,也特别来得繁重与艰难。我们的民族,正与敌人进行着决死的搏斗,要在这个空前的历史战争中,求得自己的生存,因之必须我们要努力地学习。领导工作的干部,要学习高深的革命理论,以便指导革命运动,在各种具体的环境下,能决定自己的工作方针,正确地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共产党要“领导革命”,要“建设大党”,要克服“工作中的缺陷”,就需要深入开展在职干部教育,创办“无期大学”。为领导全党的马列主义学习运动和广大在职干部教育,1939年2月17日,中共中央专门设立了干部教育部。3月,正式发布《延安在职干部教育暂行计划》。5月20日,干部教育部在陕公礼堂召开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要求延安及附近80里的学校、团体、机关、部队中干事科员、班长以上的干部及中央领导同志都要参加学习。6月10日,毛泽东在延安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对开展起来的学习运动作了九条指示。1940年1月、3月,党中央连续发布《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推动在职干部学习。

这一阶段,在职干部教育采取的办法主要有:一是建立了在职干部平均每日两小时的学习制度,“并保持其持久性与经常性”。普遍建立起干部学习小组,并根据从事工作、文化水平把参加学习的干部划分为不同类别,分别规定不同的教育课程,同时指定教员、指导员帮助干部学习,使每个人都学有所得。将5月5日马克思生日定为干部学习节,要求每年这一天,对在职干部学习进行检查评比,总结推广经验、奖励先进。二是明确学习内容主要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翻译马恩列斯的著作以及苏联的教科书,例如马列原著辑录《哲学选辑》《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和《政治经济学》,编撰《马恩丛书》《列宁选辑》。三是聘请中央领导或专家指导和解答干部学习中提出的疑难问题,请中央领导和各根据地来的负责人作报告。毛泽东曾给干部作《论第二次帝国主义战争》的讲演,刘少奇讲《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陈云讲《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等。四是开展经常性学习检查。“全延安在职干部学习的总检查,每四个月一次,由中央干部教育部领导举行之。军事机关,边区机关和中央直属机关,每两个月检查一次,由各主管机关分别领导举行之。各支部干事会须每个月检查一次。”其中,干部教育部分别于1939年8月、1940年1月和5月进行过3次检查。“为了把学习运动更加推进、更加提高”,每次检查,都采用民主的方式,最后经过中央宣传教育部作出总结。这一阶段的学习取得了明显成效,参加学习的干部从2000余人发展到4000余人,学习兴趣提高了,自学能力加强了。

第二阶段:从1940年6月举行在职干部教育周年总结大会到1941年5月毛泽东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主要任务是加强对干部的策略教育、理论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引导干部研究时事政策等实际问题,培养干部的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为适应革命形势的变化,毛泽东提出:“全党必须加强策略教育,克服干部把问题简单化的现象。党应当把这种策略教育列入干部教育的正式课程,并作为成绩考核的重要标准。”1940年8月13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干部策略教育的指示》,要求在职干部必须学习中央的决议、决定及中央领导同志有关策略的报告,党报上的重要文章要有助于提高干部策略思想,使干部真正掌握党的路线,学会在各种环境、各种情况中坚定灵活地贯彻党的路线,不迷失方向。时隔两个月,中央发布《关于提高延安在职干部教育质量的决定》,再次就策略教育作出部署。同时,为了克服只注意马列主义抽象原则学习带来的危害,党中央还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把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作为加强策略教育和提高在职干部学习质量的主要内容;二是呼吁广大在职干部注重对中国历史知识尤其是党的历史知识以及其他各种必要的社会知识的学习。为此,党中央陆续组织编撰了不少学习教材。其中,从1940年下半年开始,毛泽东亲自主持编辑《六大以来》,其中收录了许多毛泽东为中央起草的决议、指示或所作的报告等,代表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路线和思想,成为干部学习的重要文件资料。三是注重培养干部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习惯。党中央特别指出“必须在学习上力求嚼得烂,懂得透”,并就养成细心阅读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干部学习效果提出具体措施。通过这些举措,这一阶段干部的学习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进一步形成了“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的生动学习场面。

第三阶段:从1941年5月毛泽东作《改造我们的学习》,到1942年2月毛泽东作《整顿党的作风》号召全党普遍开展整风运动,主要任务是按照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系列指示,改革延安在职干部教育,推动学习由“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向同时注重革命实践转变。

随着学习运动的逐步深入开展,干部学习中理论与实际相脱节问题日益凸显。1941年5月19日,在延安高级干部会上,毛泽东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着重批评党内3种极坏的作风,提出改造干部学习的3点建议,特别强调要在全党系统地、周密地开展研究周围环境的任务,明确提出“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1941年8月,党中央发布《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并设立了调查研究室,毛泽东亲自担任主任一职,号召全体党员和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9月26日,中共中央通过《关于高级学习组的决定》,成立中央学习组,毛泽东任组长,同时要求在延安和外地各重要地区成立高级学习组。两个月后,中央军委发布《关于高级军事干部学习的决定》,特设军事高级学习组,朱德任组长。在9月29日给中央研究组及高级研究组的指示中,毛泽东指出:“本组研究方针,以理论与实际联系为目的”。12月,《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发布,文件指出,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们能够正确地运用理论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而不是对书本上的各种原则进行死记硬背。要既学得理论,又学得实际,把二者联系起来。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号召,张闻天、蔡畅、林伯渠等先后组织调查团和考察团在陕北、晋西北农村和陕甘宁边区各县开展调研,写出了一系列调研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总结论著《出发归来记》及《调查日记》,用实际行动克服主观主义、教条主义。

在总结前两个阶段干部教育经验后,中共中央1942年2月28日发出《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提出在职干部应努力学习业务、学习政治、学习文化、学习理论,要加强时事与政策的学习。这个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学习业务的要求。根据党中央一系列精神,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开始了一系列改革,进入崭新历史阶段。

研究延安时期党开展在职干部教育的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因为党在历史紧要关头和关键历史节点深入开展全党大学习,才确保了我们党在革命根据地极为狭小、革命力量极为薄弱、革命环境极为艰苦的情况下,极大地提高了各级干部能力素质,增强了革命战斗力;巩固了党的组织,使党的队伍从量的增长实现了质的飞跃,卓有成效地推进了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有效破除了教条主义路线在党内的消极影响,使全党在思想上达到空前统一,提高了革命凝聚力,从而进一步扫除了党在领导革命、改善工作、建设大党、探索正确革命道路上的重重阻碍,为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新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新时代深化全党大学习的经验启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延安时期开展在职干部学习教育所制定的一系列制度,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对于新时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深入推动全党大学习提供了许多重要启示。

经验启示一:必须把学习作为“有头等重要的意义”的工作,坚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持续深化全党大学习。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利交汇的历史任务,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要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同过去相比,我们今天学习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全党来一个大学习”。他深刻洞察党内学习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出:“有的党员、干部对理论学习不重视,把自学变不学;有的想起来就学一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拿学习来装门面,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有的学习碎片化、随意化,感兴趣的就学、不感兴趣的就不学;不少年轻干部理论功底还不扎实、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为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学习对于党的事业的普遍意义和永久意义,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对于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兴趣、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必需、一种责任,真正把学习当作“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要大力弘扬“学习一定要学到底”的精神,坚决防止和克服紧一阵松一阵、表面化形式化、学习教育与思想工作实际“两张皮”等不良倾向。要深刻认识到“学习的最大敌人是自我满足”,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自我提高的内生动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正重视学习、积极学习、刻苦学习,在学习中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健骨补钙,在学习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经验启示二:必须始终突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主题,“在学习中信仰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学习”,全面提升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历史经验表明,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延安时期,党中央始终注重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贯穿学习运动全过程,并深刻指出毛泽东的著作“是我党马列主义中国化最好的典型著作,因而也应该是我们全体同志研究、分析中国社会、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最好指南针之一”。在正确思想的指引下,延安干部学习教育取得了应有效果。

新时代深化全党大学习,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共同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力量。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的主要内容,作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主课,作为各级干部学习大讲堂主题,作为干部学习的中心内容,既抓住“关键少数”、又注重全员覆盖,既全面系统、又分专题分领域,持续深化学习培训。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