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正文
分享到: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红色足迹|实事求是,从这里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到过的红色圣地之湖南篇

2021-05-24 16:20:13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尤洋鑫  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湖南考察调研,重温革命历史,感悟红色文化,擘画发展蓝图,勉励大家从光辉历史中汲取实事求是、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三湘儿女牢记殷殷嘱托,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实现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步伐坚定。

新华社长沙5月23日电 题:实事求是,从这里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到过的红色圣地之湖南篇

新华社记者苏晓洲、高敬、崔俊杰

湖南,中国革命的重要红色沃土,孕育了丰厚的先进文化,涌现出无数救国救民的仁人志士。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湖南考察调研,重温革命历史,感悟红色文化,擘画发展蓝图,勉励大家从光辉历史中汲取实事求是、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三湘儿女牢记殷殷嘱托,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实现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步伐坚定。

image.png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实事求是,精神一脉相承

【红色足迹】

2020年9月17日下午,细雨飘飞。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在书院中心讲堂前,总书记望着檐上的“实事求是”匾额,久久凝思。

“毛主席当年就是在这里熏陶出来的,实事求是就来源于这里。共产党怎么能成功呢?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

为谋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问计于民,是习近平总书记此次湖南之行的一个重点。村支书、乡村教师、扶贫干部、农民工、种粮大户、快递小哥、餐馆店主……30名基层代表齐聚一堂,10名代表先后发言。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同基层干部群众代表深入交流,言传身教的就是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思想脉络】

1916年至1919年期间,毛泽东在岳麓书院半学斋住了一年多光景。从宿舍打开窗户,就能看到书院大讲堂“实事求是”匾额,“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朝夕相处,“实事求是”深深刻在毛泽东的心中。

站在岳麓书院一棵参天古树下,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珍名说:“岳麓书院的主办者们,反对埋头故纸堆、脱离实际的空谈学风,倡导务实学风和‘经世致用’,继而把‘实事求是’作为校训。后世经过不断发展,含义拓展为从实际情况出发,正确认知和解决问题。”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伟大奇迹。

这是4月13日拍摄的岳麓书院(手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苏晓洲 摄

红色基因,守护传承焕新生

【红色足迹】

2011年3月,江南大地草长莺飞,生机勃勃。习近平在湖南调研期间专程来到韶山,向毛泽东同志铜像敬献花篮,瞻仰毛泽东同志故居,参观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展室,与韶山村党员群众代表座谈。

这是4月15日拍摄的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历史陈列馆。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习近平深情地说,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岳麓书院大门两侧,这副白底黑字的对联分外醒目。

2020年9月17日,岳麓书院里,习近平同正在开展思政课现场教学的师生们亲切交流。他强调,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道理,深刻领悟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他勉励年轻学子,一定要不负时代重托,不负青春韶华,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弘扬赓续】

山青水碧,特色历史建筑比比皆是。

湖南大学在岳麓书院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重点建设的高校。

“1938年4月10日,27架日本战机轰炸湖南大学和岳麓书院,校园特别是文化典籍损毁严重!”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龙兵讲授的“移动思政课”,结合时事、历史和身边风物,引导学生修身崇德、明辨是非。

总结相关教学经验,湖南大学正在建设思政课程优秀案例库、教学中心,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探源研究,举办“致敬国学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和“岳麓书院讲坛”等活动。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徐淼说,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踏踏实实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谦和的心态、奋斗的姿态努力成为新时代的栋梁。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我是听着革命故事长大的,革命歌曲是我的摇篮曲。”韶山人沈楚华,2018年返乡创业,经营起民宿。“亲近自然”主题、从十里八乡收集来“老物件”、带感的“心里有话对党说”等各色主题留言墙,让他的民宿受到年轻人追捧。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1964年电影《雷锋》经典声音再次响起,但昔日的黑白画面变成了彩色高清。

文创工作者在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众创园工作(2019年4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我们将经典影片修复、AI上色,制作成4K、VR、3D等版本,扩大红色文化在青年中的传播力。”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首席专家周苏岳说,他们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100部红色经典影像修复,建设红色文化生产线、数字基因库和云上展馆,让宝贵的红色资源焕发新生。

砥砺笃行,求索继往开来

【红色足迹】

从2011年至今10年间,习近平四次到湖南考察调研。从在十八洞村首倡“精准扶贫”,到在长江岸边叮嘱“守护好一江碧水”,再到在企业生产车间强调要坚定不移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湖南发展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

在武陵山区腹地深度贫困村花垣县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指导方针。

在长沙考察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习近平对企业依靠高新技术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强调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浏阳河畔的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以数字视频创意为龙头,汇集了各类文创企业3000多家。在这个与岳麓书院遥相呼应的文创基地,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

【落实担当】

68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92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这些年,三湘儿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勇担精准扶贫首倡之地当有首倡之为的责任,锲而不舍向绝对贫困宣战。

告别贫困,三湘儿女向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迈出坚定的脚步。

5月19日至22日,2021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在湖南长沙举办,全球工程机械“巨头”携上万台装备参展。长沙有4家企业进入全球工程机械行业50强。

5月19日,观众在2021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山河智能展区参观。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建新说,长沙将聚焦产业链高端,实施智能制造赋能行动,积极探索“5G+工业互联网”,大力推动产业智能升级,加快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挺进”。

如今,湖南形成了超级计算机、磁悬浮等一批世界领先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出华菱钢铁、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湘电股份等“工业湘军”,涌现了中电科48所、长城电脑、中大创远、蓝思科技、智慧眼等高科技企业,努力建设“强国重器制造中心”。

在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展示研发的智能保洁机器人(2019年4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这是2019年4月29日拍摄的三一重工长沙园区18号厂房。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湖南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元,达41781.49亿元,同比增长3.8%。这一成绩的取得,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和历史罕见汛情的“双大考”,交出防汛与抗疫“双好”答卷。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都显示,湖南呈现增速稳步回升、结构持续优化、质效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稳”“新”“优”“创”成为其发展的主题词。

湖南是农业大省,杂交水稻从这里的实验田走向全国;湖南是制造业大省,在工程机械领域举足轻重;同时,以“广电湘军”“出版湘军”“移动互联网湘军”为代表的文化产业长期引领风骚……牢记嘱托,植根湖湘沃土,湖湘儿女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敢为人先抢抓机遇,中流击水奋发作为,守正创新书写新时代答卷。

出品人:赵承

监制:邬焕庆

统筹:王曙晖、赵鹏

签发:施永南

文字记者:苏晓洲、高敬、崔俊杰

海报制作:左栀子、黄沅玲

视频记者:程济安、丁春雨

文字编辑:冷彦彦、贾真

图片编辑:吴蓉

视频编辑:薛宁婧

新华社国内部、摄影部、音视频部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