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正文
分享到:

一个词背后的中国伟力——国际视角解读“小康”

2021-08-04 11:52:10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李雅兰  作者: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 题:一个词背后的中国伟力——国际视角解读“小康”

新华社记者陈瑶 许晓青 娄琛

在上海大学担任客座教授的土耳其学者阿德南·阿克菲拉特长期关注中国发展,对中国独特话语“小康”的国际表达颇有体会:小康是生活相对舒适的社会状态,中国的小康奋斗历程是人类历史上发展最快的阶段之一。

作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小康”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但在国际上并没有与之完全对应的概念。因此,“小康”的外文表述让人颇费苦心,有的将其意译为“相对富裕”“适度繁荣”“宽裕”“富裕”;有的将其解释为“更多人成为中产阶级”;有的则直接采用汉语拼音“Xiaokang”。

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全球约五分之一人口集体迈入小康社会,这一人类壮举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小康”迅速成为国际话语高频词。用海外主流搜索引擎检索关于“小康”新闻报道,仅过去约一个月中就有近500篇主要媒体刊发的文章。

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媒体纷纷展开报道,多角度阐述“小康”的内涵、意义和世界影响,认为其不仅仅体现了物质生活的改善,而且蕴含了古老的中国智慧,小康梦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世界推动共同发展提供了宝贵启示。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庆祝大会现场放飞气球。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庄严承诺 备受关注

“小康”一词源自《诗经》,原为相对安宁之意。作为一种社会模式的“小康”出现在约公元前一世纪成书的《礼记·礼运》中,从此成为中华民族世代追逐的一个梦想。

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时任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用“小康之家”四个字来描述中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不久后,小康作为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被列入国家发展蓝图。

2017年10月,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经过几代人艰辛努力,中国从温饱不足逐步走向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进而全面建成惠及14亿多人的小康社会。

这是2020年7月15日拍摄的江西省井冈山市神山村村民笑脸合集(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国际政界、学界、媒体等持续跟踪中国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的每一个进程,从中国人民围绕这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接续努力中,不断加深对“小康”的了解。

中国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的脱贫攻坚战,仅用8年时间使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世界银行称这一成就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这个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国际社会赞誉中国为“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将“中国全面小康”列为话语标签。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就中国小康社会开设专题,刊载系列文章表明小康是更高层次的发展,经济增速更具可持续性,发展更加高质量。今年7月1日,哥伦比亚《时代报》网站突出报道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指出这是社会主义取得的进步。

何为小康 国际热议

上世纪80年代前后,“小康”逐步进入国际视野。围绕这个陌生的话题,国际社会发出一系列疑问:什么是小康?人民生活水平将达到什么程度?农村将会怎样? 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会发生哪些变化?

1992年,当时的《共青团真理报》记录了中国小康建设初期的样貌:“中国的商店都摆满了商品,价格也是广大群众可以承受的……中国人民在比较快地取得了温饱之后,正朝着下一个目标——小康奔跑。”

美联社2002年在一篇报道中对“全面小康”进行了预测:“广大中国、尤其是农村地区面貌将发生巨大变化,农村家庭将普遍有电话、彩电、洗衣机和冰箱等现代用品,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

在新疆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书法教室内,王庄铁老师在教同学们写毛笔字(2017年9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英国纪录片导演、奥斯卡奖得主柯文思把镜头转向小康建设中的中国老百姓,执导的系列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7月15日在英国天空电视台、美国探索频道等国际主流媒体和互联网平台同步播出,将四个中国人逐梦小康的感人故事呈现给全球受众,许多海外人士为之点赞。

随着小康画卷在中华大地徐徐展开,国际政界、学界、媒体等对小康的描述越来越丰富。从“物质匮乏的消除”到“中等繁荣下的全方位进步”,从“少数人的小康”到“共同富裕的前奏”,从“中国先哲孔子的幻想”到“惠及14亿多人的伟大成就”,如同“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关键词,“小康”愈益成为国际社会读懂中国的特色词汇。

近年来,中国全面小康进入“建成”的决定性阶段,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国际学界加强了对“全面小康”内涵的探讨,认为其除了反映经济层面的变化外,还体现着民本特质,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健康、教育、环境、安全等众多领域的进步。

小康之道 学界瞩目

入夏以来,46岁的山东邹平市长山镇农民甘冲迎来了又一个小麦丰收季。自称像个“大农场主”的甘冲雇了6个人,在4700多亩地上种植粮食、水果和蔬菜。他说:“现在种地,喷灌机浇水、飞机打药、用机器播种收获,省时又省力。”

连年丰收让他生活无忧。他还在淄博、邹平等城市置办了房产,购买了越野车和轿车,时常与家人出游,儿子上了大学,较早地成为小康之家。

甘冲所在的邹平市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减贫和小康建设的一个缩影。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超过200人次的西方学者对邹平进行追踪式、连续性、蹲点式调查,研究领域涉及农村经济发展、基层治理、文化教育、医疗保障、环境保护、妇女权益等,这些共同组成了中国农村迈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图景。

2018年,两位美国专家合著的《重访邹平:中国县城的适应性治理》在美出版。作者之一、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戈迪温教授曾说,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邹平竟与想象中的中国农村“大相径庭”,邹平已经都市化了。

“小康”进入国际话语体系后,获得的远不止语义层面的关注。随着中国日益接近全面小康目标,越来越多的海外学者试图解码中国小康建设的成功秘诀,尤其是其蕴含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经验。许多学者认为,小康得以在当代中国变为现实,是因为中国领导人团结带领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齐心协力贯彻落实国家发展规划并勇于开拓创新、攻坚克难,锲而不舍推进目标实现。

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说,中国“史无前例的成功”,直接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和正确决策。

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各国推动共同发展提供了宝贵启示和借鉴。

内含全面小康建设理论和战略部署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014年9月出版以来已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发行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成为法兰克福、伦敦、纽约书展上的热门图书,而且走进了尼泊尔总统府、美国高端智库、知名跨国公司等。

中国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国际社会期待中国在发展中向世界贡献更多智慧,推动更多的中国话语融入国际体系,共创美好未来。(参与采写:李志晖、邵琨、吴宇)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