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天下 > 聚焦 > 正文

【十年经略】中国如何填平“数字鸿沟”?

2022-09-29 10:37:48 作者:程春雨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吴静   我来说两句

中新网北京9月28日电 题:中国如何填平“数字鸿沟”?

记者 宋宇晟

两位老人开心地坐在村头的石磙上,高高举起手机,与远在他乡的亲人视频通话。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百年巨变——雕塑作品展”中,一件名为《5G时代》的雕塑,记录了当代中国乡村数字生活的具体瞬间。

十年之间,在中国广大的乡村中,这样以数字方式连接亲情的场景,愈发成为常见的场景。而这与中国在弥合“数字鸿沟”上的持续努力,密不可分。

“村村通宽带、县县通5G”

“相比城市,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的短板。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步伐,扩大光纤网、宽带网在农村的有效覆盖。”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农村网络发展有着深深挂念和殷切希望。

位于云南的独龙江乡是独龙族的主要聚居地。这里深处峡谷,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新中国成立初期,独龙族“一步跨千年”,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当世界已步入数字时代,独龙族还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吗?这个问题如今有了答案。

2022年7月,独龙江乡6个行政村实现5G网络全覆盖。电商、直播带货这些数字时代的产物,正逐渐融入独龙江乡群众的日常生活。

从上世纪通信要靠翻山越岭,到后来“放炮传信”,再到本世纪开通移动通信网络……如今,独龙江乡进入数字时代,人们也玩起了直播带货、当地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看病实现了远程医疗会诊……

独龙江乡只是中国乡村发展的一个缩影。十年来,中国信息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发展,已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全国已实现“村村通宽带”“县县通5G”“市市通千兆”。

2021年,我国固定宽带平均下载速率62.55Mbit/s,比2013年增长16.7倍;移动宽带平均下载速率59.34Mbit/s,比2016年增长4.0倍。网络速率大幅提高,为群众生活品质提升、企业降本增效发挥了支撑作用。

“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网速提上去的同时,通信资费降了下来。

自2015年首次提出“提速降费”以来,我国先后取消了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流量“漫游”费等,固定宽带单位带宽和移动网络单位流量平均资费降幅超过95%,企业宽带和专线单位带宽平均资费降幅超过了70%,各项降费举措年均惠及用户逾10亿人次,累计让利超过7000亿元。

“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2022年4月19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如是指出。

数据显示,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名用户已超过10亿人,汇聚1万多项高频应用标准化服务,各地的省级平台均设置了“跨省通办”专区。

截至2021年底,在省级行政许可事项中,平均承诺时限压缩超过50%,网上审批和“零跑动”比例达56.36%,90.5%的事项实现网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年)》指出,我国电子政务在线服务指数全球排名提升至第9位,“掌上办”“指尖办”已成为各地政务服务标配,“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取得积极成效。

“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

人们不仅要“用得上、用得起”信息服务,还要“用得好”。

习近平强调,“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近年来,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行动深入开展。截至2022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组织完成对452家网站和APP的适老化、无障碍化改造和评测,不断贴近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应用需求,帮助特殊群体共享信息化成果,让智能生活有温度、无障碍。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2022年3月上线以来,各类优质数字资源供给不断扩大,浏览量持续增加。截至9月初,总浏览量近40亿次,总访客量约6亿人次。

2022年,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建成。平台涵盖支付方式、跨省异地就医、公共服务、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等14个子系统,有效覆盖约40万家定点医疗机构、约40万家定点零售药店,为13.6亿参保人提供优质医保服务。

网络的本质在于互联,信息的价值在于互通。当中国短视频平台出现越来越多“三农”博主,老年人熟练地用手机聊天、购物……这一切都是十年来中国努力填平“数字鸿沟”的见证。(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