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纪实
2023-12-17 20:29:40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
1978-2023,滚滚向前的改革春潮,造就了蓬勃发展的今日中国。 2012-2023,更高举起的改革大旗,推动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新境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 更高举起伟大旗帜——“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深圳莲花山,一棵迎风而立的高山榕,挺拔茂盛,见证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万千气象。 这是在广东省深圳市拍摄的深圳市民中心和莲花山公园一线(2020年10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2012年12月,上任伊始第一次出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就前往改革开放“得风气之先”的广东,登上莲花山,亲手种下这株高山榕。 2023年4月,岭南大地,春风和煦。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首次地方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南下广东,深刻指出:“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长期不变的,一以贯之的。” 旗帜鲜明的宣示,源自深刻的历史自觉,彰显不渝的改革决心。 改革开放,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洞察新阶段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清醒认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从根本上还要靠改革开放。” 当改革指针指向新的刻度,把握新形势新特征,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当追梦征程进入关键时期,审视新机遇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改革的关键性和重要性——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位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的京西宾馆,庄严而静谧。这里,是一系列改变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部署的宣示地。 1978年12月,在此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此召开,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总动员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恢宏画卷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引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方位。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获得通过,首次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0项具体任务、336项改革举措涵盖方方面面……约两万字的文件,一份总揽全局的改革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铺展开来。 参与这次全会文件起草的一名成员回忆说,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提法,最后是习近平总书记拍板定论,实现了重大理论突破,“没有习近平总书记下决心,很多重大改革是难以出来的”。 波澜壮阔的改革背后,是领航者的大气魄大格局大担当。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明确部署,法治与改革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作出决定,系统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图谱。 目标指向清晰明确,重大部署接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这场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的伟大革命,将改革开放事业引向更加壮阔的航程。 伟大变革,依靠旗帜领航。 在开启全面深化改革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就旗帜鲜明强调:“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道路,强调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方向,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强调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在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把脉定向,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为什么改、为谁改、怎么改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和理论武器。 伟大变革,蕴含思想伟力。 无论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还是改革后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都亲自领衔,把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抓在手中。 权威人士透露,总书记认真审阅重大改革方案的每一稿,逐字逐句亲笔修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70次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和中央深改委会议,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事项,点面结合、统筹兼顾,构建起制度建设的“四梁八柱”。 从党的建设,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全面深化改革风生水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总体如期完成,各方面共推出2000多个改革方案。 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伟大变革,彰显果敢担当。 2017年4月,一则消息犹如平地春雷,响彻大江南北——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这是雄安新区大学园图书馆(2023年10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从谋划选址到规划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倾注大量心血,一笔一画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描绘壮美蓝图。 “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要把改革开放作为雄安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赋予雄安新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雄安,新时代改革新地标,奋力探索中国改革新方向。 深圳,前海石公园。沿着通道走到尽头,一块宛如“扬帆启航”造型的巨石上,“前海”二字遒劲有力。 在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拍摄的前海石(2021年7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来到这一“特区中的特区”,为前海建设把脉定向。 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每逢这些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总会深入到改革地标、开放高地,重温改革历程、赋予改革新使命、部署改革新举措,不断书写新时代改革开放新篇章。 2023年4月21日,中南海,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会议全面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深刻指出: “新时代10年,我们推动的改革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取得的成就是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的。放眼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有这样的政治气魄和历史担当,敢于大刀阔斧、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也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推动这么大范围、这么大规模、这么大力度的改革,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 45年的砥砺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变革,改革开放无疑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科学把握路径方法——“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 2018年12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 中国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什么成功? 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回顾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同时以“九个必须坚持”深刻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宝贵经验,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认识达到新高度,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地方考察就明确要求“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动因。 2015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 同年12月31日,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河北。彼时的河北,因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等原因导致的空气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在后续中央督察组向河北省反馈的情况通报中,约60%篇幅在谈问题,一针见血、直指病灶。 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次督察工作表示肯定,认为督察“发现了问题,敲响了警钟,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整改方向”,并明确要求“这项工作要抓下去”。 以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为突破口,实施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制定修订一系列重要环保法规……一系列改革扎实推进,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提供坚实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要始终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哪里矛盾和问题最突出,就重点抓哪项改革。 为解决“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遇到的问题,在重拳正风肃纪反腐的同时,一体推进党的纪检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纪检监察机构改革;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向“和平积弊”开刀,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为解决办金钱案、人情案等问题,“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改革蹄疾步稳、深入开展;剑指应试教育弊端,教育改革纵深推进,为建设教育强国夯实根基……能否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成为衡量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 “通过!” 2023年3月10日上午,人民大会堂,随着29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按下表决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一系列改革内容中,“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备受关注。根据改革方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将“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 这是在北京拍摄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3年5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组建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不是对原有监管架构的修修补补,而是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