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南靖的田螺坑土楼群俗称“四菜一汤”,是福建土楼的代表性建筑。黄亮忠 摄 南靖土楼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公元4—14世纪,中国东南部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北方人民大规模南迁密切相关,福建尤为明显。福建土楼萌芽于11—12世纪,13—14世纪产生雏型,经过15—16世纪(明代的早、中期)的发展,17—20世纪上半叶(明末、清代、民国时期)进入成熟期。南靖土楼民居最早出现于明代,船场镇星光村豊宁楼、龙山镇圩埔村“石书屏封”等都有准确的纪年,其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已400多年。元末明初,元人退出关外,但沿海有倭寇和海盗为患,烧杀抢劫,民不聊生,许多村庄仿卫城模式,聚族而建土堡御卫。明朝嘉靖之后,土楼才开始大量兴建。明末清初郑成功率军与清兵在闽南一带开展拉锯战期间,民间又建了不少土楼以安生。南靖土楼的前身是唐朝陈元光开漳的兵营、城堡和山寨建筑,它是闽南地区在“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 南靖县现有大型土楼1300多座,享有“土楼王国”之誉。土楼形状各异,大小不一,除常见的圆形、方形外,还有椭圆形、五凤形、半月形、交椅形、曲尺形、八卦形、围裙形、凸字形等。土楼营造以生土为主要材料,外墙用土配方繁复、考究。首先,它的主要建筑材料必须是没有杂质的细净红土,再按一定的比例掺以细河沙、水田底层的淤泥和年代久远的老墙泥。各种材料充分搅拌均匀后,加水用锄头反复翻整发酵。这道工序对土楼的建造至关重要,混合泥发酵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土楼建成后的使用寿命。土楼的外墙泥如发酵不到位,就会使墙体在温度和湿度变化时产生开裂现象,威胁到土楼内住户的安全。这样按比例配合而成的泥土称为三合土。特殊建筑用土,还必须在里面加入上好的红糖、打散起泡的鸡蛋清、不见米粒的糯米汤。夯建土墙时,在泥里加入一些木片、竹片或是大块的山石以加固墙体,这样夯成的土楼外墙不惧水浸,坚如磐石。土楼一般高三至五层,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三层以上为起居室,可居住200—700人,具有聚族而居、防盗、防震、防兽、防潮、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在没有钢筋水泥的年代,聪慧的客家人就是用这种看起来近乎原始的建筑方式,建成神秘而庞大的土楼,成就了建筑史上的奇迹。 南靖土楼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具有突出的文化、艺术、科学价值。在楼址选择上,充分考虑地质、水文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在材料选用上,强调就地取材、循环使用性,采用当地丰富的土、木、石;在结构手法上,以生土夯筑外墙与楼内木构架建造同步结合进行,讲究建筑的牢固性和居住的舒适性;在整体布局上,注重体现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礼教与家族平等和谐的秩序,并满足聚族而居于一楼的使用功能要求。截止2013年,全县6个土楼群落及单体土楼共123座被列入国家级、省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两群两楼”——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怀远楼、和贵楼,是“客家土楼营造技艺”杰出的代表作品。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两群两楼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以生土夯筑的大型建筑,南靖土楼在传承和创新传统生土建筑工艺的同时,也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聚族而居文化传统的见证。 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建筑的模式及材料不同,土楼古老的夯筑技术濒临失传。记录、传承和展示夯土技艺,有着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保护和传承这一古老造墙技术已时不我待。“客家土楼营造技艺”历史记载的代表性人物是第六代传承人张阿曼,现在传承人为第十七代简如林和第十九代张民泰。 土楼是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巧妙地采用了山区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节约环保、坚固耐用、防御性强,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福建(南靖)土楼是在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一种独特而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建筑形式的杰出代表。 建一座神秘而庞大的土楼,一般要经过选址定位、开地基、打石脚、行墙、献架、出水、内外装修等7道工序。 一、选址定位 建造土楼之前,必先请风水先生选址定位。南靖土楼分布的地区多是山峦叠嶂的山区,如何选择理想的居住环境至关重要,因此,土楼所在地区风水术极其盛行。它注重有效利用自然环境,使村落、居住与环境相协调。 选址之后就要具体定位。以圆楼为例,风水先生首先要定的是正门的平面位置,也就是门槛的中点。随后用罗盘定出楼的中轴线,即门槛中点与大厅后墙中点的连线,并在轴线的端头立“杨公先师”木桩,即定位的木桩,这样土楼的位置就确定下来。 二、开地基 若建造圆楼,根据基地大小和财力物力的可能、人口发展状况所需房间的多少,确定圆楼的规模、层数、间数和半径,再从门槛出发,沿中轴线就不难找到圆心。用绳子绕圆心画圆并划分开间,这样圆楼内墙外墙的轴线均可确定。随之依据基础的宽度画好基槽的灰线,也就是“放线”。 放线之后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动工挖槽,称“开地基”。土楼的基槽根据土质情况,一般挖至老土(硬土),深约0.6—2米。楼基宽度与墙脚基本相同,有的略为放宽一些。 三、打石脚 基槽开挖之后垫墙基、砌墙脚,称为“打石脚”。墙基用大块卵石垒砌,卵石大面朝下,用小卵石填塞缝隙。墙基砌至室外地平线后,开始砌墙脚。墙脚用河卵石或块石干砌,内外两面用三合土勾缝。明代早期的土楼通常不砌石墙脚,台基面以上即为夯土墙,以后才出现土墙外皮贴一层小卵石的墙脚,起到防雨水泼、防野兽拱的作用。清代以后的土楼砌石墙脚,通常高0.6—1米。易发洪水地区要砌至最高洪水位以上,避免洪水浸泡土墙发生坍塌。 四、行墙 砌好墙脚,接着支模板夯筑土墙,俗称“行墙”。夯土墙的墙枋,称为“墙筛”。模板高约40厘米,长1.5—2米,用5—7厘米厚杉木板制成,一副模板筑成的一段土墙俗称一“版”。模板端头的挡板下开两个小缺口,竹片墙筋(俗称 “长筋”)伸出来,使每一“版”土墙之间有很好的拉结。挡板上挂一铅垂,用以检查模板放置的垂直度。 夯土的工具主要是“舂杵”,用质地坚硬的红、白柯木(俗称“硬肚”)加工而成,长约1.6米,两头为长方锥形,下端部装铁套,中段收缩成圆棍,便于双手握住夯筑。另备硬木制成的“拍板”,用以拍实夯好的土墙侧面,提高土墙表面耐水性。木制“补板”,是填补墙面小孔洞及修整墙面的工具,而“墙铲”(带长柄的小铁铲)用来削去土墙侧面鼓出的不平整部分。 土楼外墙上的木门窗,在夯筑时都要预埋窗排,完工时窗洞只是先挖小洞供通风采光,待墙体干透后再挖开至要求的尺寸,并安装窗框。一些不马上使用的房间,暂时不挖洞。 五、献架 每夯好一层楼高的土墙,要在墙顶上挖好搁置楼层木龙骨的凹槽,然后由木工竖木柱架木梁,称为“献架”。 六、出水 大型土楼通常一年只建一层,三四层的土楼通常要建三四年。顶层夯土墙完工要放鞭炮,同一天把中梁上好,即为“完工”。 夯好顶层墙体后开始盖瓦顶,称“出水”。 七、内外装修 土楼封顶之后,内外装修工作大致又用一年时间。内装修包括铺楼枋、装门窗马面、安走廊栏杆、架楼梯、装饰祖堂等。外装修包括开窗洞、粉刷窗边框、安木窗、大门、装饰入口、制楼匾和门联、修台基和石阶等。通常建一座大土楼要花四五年时间,规模更大的甚至十几年。 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羡尧 张羡尧,1941年出生于塔下村和兴楼,是土生土长的土楼人。1964年下半年开始当学徒,初期练习刨、劈、凿、锯、锤等基本功,经过两年熟练掌握后才学下料、画线、安茗等工作,直到独立作业。从1967年开始,张羡尧带徒弟在本地区、船场、南坎、山城等地独自承揽木工油漆工程,主要从事搭建桥木架、土楼木架、上楼装修等大木作及像凉亭、祖庙神轿之类的细木作和油漆工作,并在1970年建造塔下“永盛楼”。 其以口授为主并结合实践指导的教学方式,亲传徒弟十数个。徒弟们从基本功开始到掌握全盘技术,最后能独立作业就算出师了。其中比较杰出有6个。随着年龄增大,张羡尧从2000年后就安闲在家,总结了30多年摸索的实践经验,于2008年撰写《土楼旧事》一书。该书在2013年6月出版,书中记录给后人参考的土楼建筑序程,深得群众专家好评。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民太 张民泰出生在土楼,长在土楼,从小耳闻目睹土楼营建大师建造土楼的全过程,十多岁就跟建造土楼的师傅当学徒。由于他手脚勤快,技术进步也很快。通过十多年的实践与锻炼,张民太建造土楼从设计到施工,样样在行。他根据地理条件设计土楼建造模式,如圆楼、方楼、五凤楼等。取山之势,顺山而建,道路自然,水源丰富。采光合理,方向正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就地取材,科学利用。如利用生土,加以搅拌混合,就能夯筑土楼高大的围墙;利用杉木做土楼梁柱,利用松木做土楼木地板;利用竹条做土楼墙的“钢筋”;利用石头做土楼的墙基等。利用中国传统的力学原理,把土楼建成安全可靠、抗震性能好、经济成本低的平安居住区。他将土楼营造技艺融入中华民族传统的建筑技艺之中,使其具有民族的风格。 张民泰亲自参加河坑土楼群的建设,他跟着师傅们在家乡把一座座土楼建造起来,依山傍水,顺应地理变化,奇妙地建起了土楼奇观——七星拱月。后来他又跟师傅们一起建造了初溪土楼群、版寮村李屋土楼群等。他传承师傅教给他的土楼营建技艺,包括选地址、中国传统风水学、土楼夯筑技艺等。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他做了许多土楼建设的笔记,整理了一些难得的土楼建造资料。他建成的山庄田园式楼房,特别在夯土、掺土、做土方面都有讲究,很有科学性,久经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考验,是建筑学的典范。他热心公益事业,为福建土楼营造技艺传承做出了很大贡献。培训了许多年轻一代学徒,毫不保留地把自己所学的土楼营建知识教给他们,使土楼营造技艺这一传统、古老的建筑奇葩得以传承、延续和发扬光大。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简如林 简如林,男,1939年2月出生于南靖县梅林镇官洋村。自1955年小学毕业以后,认真学习土楼建筑技术相关书籍,跟随当地民间木匠师父,学习普通民房木构架的设计与制作,自己制作木工工具和土楼夯筑所需的夹板、大拍板、小拍板等土楼夯筑整套工具。与此同时,他主持修建了多座土楼,积累了丰富的建筑经验。 1978年10月至2008年7月,简如林在梅林镇官洋村当村干部,在做好村委会工作的同时,他为土楼申报“世遗”做了大量工作,提供许多有价值的资料,详尽介绍了土楼营造技术。他积极参加公益性活动,常年免费向游客宣传土楼营造技艺的有关知识,自制土楼营建工具,现场为大家讲解。简如林十分重视土楼夯墙传承工作,把自己掌握的土楼营造技艺的有关知识全部传承给学徒。先后培养出夯土匠师9人,为土楼夯筑技术的传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