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由受访对象提供 制作:东南网记者 杨超斌 “四角四角方,稻草捆腰间......”兴化米粉作为莆仙地区一张久负盛名的美食名片,在许多人心中有着挥之不去的记忆和情怀。今年中秋节前,央视《味道》栏目组来到莆田市米粉专业村荔城区黄石镇西洪村拍摄兴化米粉古法制作过程,将镜头聚焦莆仙人的“家乡味”,而说起兴化米粉,就不得不提到李燕来。作为兴化米粉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今年49岁的李燕来从事这项匠艺已有30载,他在传承舌尖上“老莆仙”味道的同时还玩出“新花样”,把兴化米粉这一传统美食品牌越擦越亮。 匠心传承,一碗米粉飘出百年香 李燕来,1972年出生,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西洪村人,截至目前,整个家族共有14位兴化米粉制作技艺传承人。1990年,他从西天尾技工学校毕业,回到家中全身心投入到兴化米粉制作技艺的传承接力中,与兴化米粉结下了深刻的缘分。 李燕来展示兴化米粉的古法制作过程。 黄凌燕 杨镜 摄 李燕来对记者说,他们家从爷爷的上一辈就开始做米粉,传到他这儿已经是第四代,受家庭影响,他从五六岁起就对兴化米粉有一份独特的记忆。“我们家做米粉从最初的家庭式小作坊起步,早期都是纯手工制作。小时候看见长辈们白天洗米、泡米,深夜时再用工具将大米粉碎制作成米粉,直至第二天上午将米粉拿去晾晒。”李燕来说,纯手工制作的古老技艺,让人在沉静质朴的劳作中习得一份面对当下的耐心,传递出静水深流的从容与力量。 兴化米粉是莆田人家餐桌上一道传统美食。 在莆田,兴化米粉是寻常人家餐桌上一道特色的传统美食,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直慰藉着人们的舌尖和心田。平常的日子里,老百姓在煮粥时,用米汤烫一碗米粉,滴点花生油,再加点酱油,搅拌均匀,嗦上一口,嚯,倍儿香!逢年过节或者家庭聚会时,一家人围坐在一桌,“炒兴化米粉”是不可缺少的一道“硬菜”,让人回味悠长。 作为莆仙地区的一道传统美食,兴化米粉具有比较强的季节性,销售旺季一般从年底持续到正月,而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更是一年中米粉卖得最好的时期。李燕来说,莆田历来有“送秋”的习俗,出嫁的女儿挑食盒为父母“送秋”,而兴化米粉作为必备礼品寓意祝福长辈健康长寿,正因如此,每年中秋节米粉的销售量是正月里的二到三倍。 兴化米粉为何如此畅销,它的制作过程又有哪些讲究?李燕来介绍,制作优质的兴化米粉首先要选用杂交晚稻米的上等白米或早籼米,制作须经过选米、淘洗浸泡、磨粉、制团、初压、蒸料、压丝、疏理、干燥、成品等9道工序,采用传统工艺标准化传承老滋味,产品畅销国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开拓创新,老滋味焕发新光彩 兴化米粉可以追溯到北宋治平年间,长乐女子钱四娘集资来莆,首次发起筑陂壮举。在建筑木兰陂时,因所选坝址地高溪狭,水势左急右缓,为赶在汛期到来之前使大坝合垅,成千上万的民工废寝忘食地干活。兴化军知军得知后,深受感动,经苦思冥想,尝试用大米浸磨成浆,碾压成团,经过蒸炊至熟后,置于特制的粉筒中,制成米粉,供民工们食用。岁月流转,沧海桑田,但遗留下的米粉制作工艺却兴而不衰,至清代西洪村发展为兴化米粉专业村。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许多“老味道”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曾经辉煌的传统手艺也渐行渐远,人们只能在时光的长河中打捞记忆中的味道。 李燕来在工厂里制作米粉。 黄凌燕 杨镜 摄 “现如今,新型的机器生产代替传统的手工劳作,但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老底子’味道不能丢。从原材料的选择到米粉的配比制作,我们始终没有放弃最初的坚守,提高的是产量,不变的是味道。”李燕来说,如何能原汁原味传承“老味道”的同时提高米粉的产量,年轻时他一直在琢磨这件事!有一天,他萌生出一个念头:“自己是学车床电焊专业的,何不学以致用,将这项技术融入到生产兴化米粉的设备改良中,以此开拓创新,提高生产力?”李燕来从市场上采购米粉加工设备,在现有的基础上对设备进行加工改良。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他开发的兴化米粉专用加工设备生产米粉的产量是过去的二三十倍。 如今的李燕来,已经从当初朝气蓬勃的有志青年成长为一位成熟稳重、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他说:“米粉的制作很辛苦,我曾经一度觉得它很枯燥,但做了就要坚持下去,懂得在学习中与时俱进,发现乐趣,就越做越有干劲了!” 李燕来参加莆田“十大美食匠人”授牌仪式。受访对象供图 今年上半年,莆田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百家餐饮名店”评选活动。李燕来在本次活动的评选中入榜“十大美食匠人”。他表示:在创新生产方式的同时坚持对兴化米粉品质的追求,经过世代传承和积累做出行业影响力,是对“匠人”这个词的新演绎。 坚守传统,小作坊变身大企业 近期,李燕来比较忙碌。他说:“不久前,央视《味道》栏目组来到我们这拍摄美食记录片,我向他们展示兴化米粉的古法制作过程,希望可以将兴化米粉的乡土文化与情愫分享给更多人。” 李燕来在工厂里查看米粉制作。黄凌燕 杨镜 摄 从家庭式的“小作坊”起步,李燕来和他的家人始终坚定行走在兴化米粉制作技艺传承创新的路上,为守住兴化米粉的制作技艺,传播传统美食文化,李燕来还赴台湾交流学习,在荔城区兴化米粉生产大户积极商议下,2008年5月,莆田市荔城区米粉行业协会正式成立,协会致力于加强对行业的规范引导,加大对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同时实施品牌化战略,设计“兴化米粉”文字+“图形”标志作为协会集体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将兴化米粉这道传统美食名片打造得更加“闪亮”。“在同行里,会生产机器的人不会做米粉,会做米粉的人不会生产机器。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对设备进行改良,制作出优质又高产的米粉是我们的重要特色。”李燕来如是说。 2007年,李燕来成立福建来康家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他继续致力于对兴化米粉制作技艺的研究和文化方面的传播,让传统美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焕生机。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许多企业陷入困境,如何在困难中突围,考验着一家企业的经营智慧。 荔城区区长直播带货,向广大网友推介兴化米粉。(视频截图) 2020年5月,李燕来带着自家的兴化米粉参加荔城区区长带货直播活动,在与时俱进中主动融入新的销售模式,进一步提高产品信誉度和企业影响力。据统计,当月接到的订单超过上个月的50%。此外,记者了解到,今年疫情让各个行业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他们家的米粉坚持不涨价,在特殊的年份里,米粉的销量还比去年提高20%。被问到有什么秘诀?李燕来说:“作为一个企业,注重诚信经营和米粉的质量,靠前期的积累和实力挺过去,是对社会的担当和负责,也是对顾客的善意和温暖。” 传统技艺,传承的是那份坚守。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给了李燕来非常大的信心和鼓励。李燕来说:“人这一生也就这么二三十年奋斗光阴,有家人的支持做事更有力量。现在对待我的孩子,我也是全力支持,希望他们发挥所长,跑好兴化米粉传承‘接力棒’。”(东南网记者 吴炳端 徐嘉馨) |
2007年,李燕来成立福建来康家食品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对兴化米粉制作技艺的研究和文化传播,让传统美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焕生机。
李燕来从市场上采购米粉加工设备,在现有的基础上对设备进行加工改良。他开发的兴化米粉专用加工设备生产米粉的产量是过去的二三十倍,原汁原味传承“老味道”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米粉的产量。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许多企业陷入困境。5月,李燕来带着自家的兴化米粉参加荔城区区长带货直播活动,在与时俱进中主动融入新的销售模式。据统计,当月接到的订单超过上个月的50%。
“在创新生产方式的同时坚持对兴化米粉品质的追求,经过世代传承和积累做出行业影响力,这是对'匠人'这个词的新演绎。”——李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