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元宵贵有“三味”
2019-02-22 11:19: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吴静 吴静 |
民俗讲:“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从古至今体现的就是一个“闹”字,至于为什么叫“闹元宵”,民间有很多传说,多与驱邪避恶有关,但流传至今主要表达的还是人们热热闹闹欢庆新春的喜悦心怀。 元宵节是我国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实际也是春节文化活动的延续和高潮。古老的节日延续至今,赏灯、猜灯谜、赶庙会、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表达的无不是人们喜悦的心怀、美好的愿望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各种花灯展示,各种民俗展演,也都展现的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一个“闹”字,给了人们无限想象的空间,人们尽可开心热闹。 社会文明进步至今,闹元宵完全成为了一场文明的社会文化活动,同时,对人们的文明素质也是一种考验。那么,如何才能体现出闹元宵的意义,窃以为,贵在闹出三味。 其一,要闹出红火味。红红的灯笼,火火的日子,美美的生活,在这个春光无限的季节,人们就是要尽情享受幸福生活。正月十五灯红月圆、合家团圆,一家人和和睦睦,一起去赶赶庙会、看看灯火,或观一场民俗文化活动表演,甚是热闹,又亲密感情、放松心情,对开启新一年的生活、工作也有着促进作用。 其二,要闹出文明味。文明节日,开启节日活动的钥匙也一定是“文明”二字。需要说的是,人们要正确理解闹元宵的含义,莫把“闹”字当作没有节制的穷闹腾、瞎折腾,将自己闹得精疲力尽,甚至闹出不安全问题来,这绝对算不得文明。还有就是移风易俗,元宵节毕竟是一个传统节日,但今天有些民俗已经不合时宜,该放弃的就要放弃,如燃放烟花爆竹,一定要遵守社会规定,不可“任性”,如封建迷信活动,一定要抛弃。 其三,要闹出文化味。可以说,在众多民族传统节日中,再没有哪一个比元宵节更有文化意味了,各地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庙会活动、民俗文艺,真正是老百姓的活动,许多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闹元宵人们也需学会“闹”中有“静”,“闹”中有“学”,静静地思考、体会、学习元宵节传统的民俗文化,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的涵养,让我们今天的社会更丰富美好。 正月十五日是新春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闹元宵也是对新春的庆贺。所以,闹元宵一定要善闹、会闹,闹出红红火火的好生活,闹出文明吉祥的文化气息,闹出新时代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如此,闹元宵才真正有意义。 作者:贾合祥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