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首页> 党政网群> 网上博物馆 > 正文

通讯:“昆大班”老艺术家再演“潘金莲”

2019-03-05 15:41:31 王笈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吴静 吴静  

通讯:“昆大班”老艺术家再演“潘金莲”

  梁谷音饰演“潘金莲”。 元味 摄

中新网上海3月2日电 题:“昆大班”老艺术家再演“潘金莲”

作者 王笈

年近八旬的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梁谷音日前在上海透露,自己将于3月31日登台东方艺术中心,最后一次出演全本《潘金莲》。如何看待这个演了60多年的“争议角色”?梁谷音的回应是“顺其自然”,“她是可爱的、值得同情的,但她毒死了武大郎,这是不可原谅的。我没法褒她,也不忍心贬她,就让观众对这个人物留一点遗憾:怎么最后就落到了这个地步。”

出生于1942年的梁谷音,被誉为昆剧界的“通才演员”。《潘金莲》是其戏曲生涯中不得不说的一个“传奇”。

  潘金莲。官方供图

上世纪80年代,梁谷音等根据昆剧传统剧目《义侠记》创排了这出大戏《潘金莲》。梁谷音凭借着“潘金莲”一角轰动全国,获得了首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

77岁再演潘金莲,这位昆曲名家向记者坦言岁月不饶人、压力颇大。“这部戏虽然不是很累,但潘金莲的形象很要紧。1987年出演潘金莲的时候,我的腰身是1尺8,现在有2尺5寸半了,身材太差,我觉得没有自信上台,怕观众会笑话。所以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演全本《潘金莲》。”

与《牡丹亭》等“雅剧”相比,《潘金莲》无疑是“另类”的。但在梁谷音的印象里,正是这些“另类戏”,为上世纪80年代的昆曲艺术打开了新局面。“《潘金莲》通俗易懂、节奏很快,容易吸引刚刚踏入昆曲世界的观众,不会让他们觉得沉闷、费解。那个时候,观众看昆曲,就是想看《潘金莲》这样的戏,《牡丹亭》反而卖座很难。”

如是现象在今天有了明显的转变。昆曲观众的审美又逐渐“回归”《牡丹亭》等原生态、词较高雅的经典剧目。

  潘金莲。官方供图

除了审美趣味的变迁,令梁谷音颇有感触的还有昆曲“票友”的变化。与几十年前相比,今天的昆曲票友虽没有那么“资深”,却有着自己的特质,“很多票友都是30多岁的白领,因为觉得昆曲时尚、清雅而走进这个圈子,观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梁谷音印象深刻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到台湾演出时,遇到的票友多是20岁出头的女孩子。如今,这些票友已40多岁,不少都还没有成家。“我问,你们怎么都不结婚?她们说,我们工作很忙,晚上还要学昆曲,没有时间。她们都在无偿地去做昆曲教学。”

感叹时过境迁之余,对于月底即将出演的《潘金莲》,老艺术家还有些话想与初次踏入昆曲世界的观众分享:“这是一部昆曲中雅俗共赏的代表作,花旦、武生、彩旦、小花脸、矮子功行当齐全。还有一个年近80岁的老太太,演一个18岁的‘妖女’。”(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