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紧扣时代主题 讲好中国故事
2019-08-06 11:16:5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肖月青 肖月青 |
感悟治理智慧 重温中华经典 郝立新 近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作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人民出版社)一书出版了。这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有力推动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并且入选今年的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总的来说,此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框架结构设计合理,便于读者学习认知。比如,在《平“语”近人》一书中,“原声微视频”是讲话的原声,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领会用典之精妙;“思想解读”重在阐述引用经典的现实意义,让读者深切感受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维艺术;“经典释义”带领读者追溯所引经典的出处,阐释当时语境下的背景和含义,并将与之相关的故事介绍给读者……可以说,书中几大部分架构科学合理,循序渐进,融会贯通。 二是将传统文化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相结合,有利于广大读者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透彻领悟新思想的精髓要义。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精神和博大智慧,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我们要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经据典,往往是为了增加讲话的通俗性与生动性,增强感染力,而最终指向则是希望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把握住其讲话要旨,同心协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书中所选取的“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等,都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密相关的,与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密切相连,读者在阅读该书过程中,能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滋养。 三是全书语言通俗生动,专家解读联系实际,内容接地气,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一本好的时政读物,要有可读性,语言要通俗生动,用讲故事的方式讲道理。通读《平“语”近人》一书,我们会感受到,专家们在解读时娓娓道来,旁征博引,引人入胜,读起来非常有趣味。比如为了说明“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书中引用包拯考中进士之前,拒绝当地财主吃请的例子。很简单的一个故事,说明了包拯在没有做官之前就能做到“慎微”,为其将来为官清廉打下基础。党员干部读了之后,自然而然对于在工作之中如何保持清正廉洁,拒腐防腐,有所体悟。 《平“语”近人》一书,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有一定帮助。 欲明大道 必先知史 郑 谦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历史节点上,出版界推出了许多献礼图书,可谓姹紫嫣红、美不胜收。由张士义所著的《新中国:砥砺奋进的七十年》(东方出版社)就是其中一部。作为中宣部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之一,此书有几个特点值得称道。 首先,“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探索”这个鲜明主题贯穿全书。新中国砥砺奋进的70年,实际上就是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接续奋斗的历史。这种奋斗虽然经受过曲折,但最终取得巨大成功。此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探索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予以叙述,用历史事实和严密逻辑阐明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科学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 其次,此书的章节划分遵循了《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等重要史书的基本思路,把新中国70年的历史进一步划分为8个部分,系统分析了其中的发展规律,为深入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供了一个严谨、科学的学术框架。这70年的探索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经验智慧,但是,作者并没有刻意在写作中安排诸如“历史经验与教训”一类的文字,而是坚持以讲故事为主,在讲好故事的同时传递深刻的道理。 第三,新中国70年砥砺奋进的历史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此书虽然短小精悍,但思路清晰,能使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对新中国的历史获得完整、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每一部分前面,都绘制历史发展经纬交织的时间轴,列举其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十分有利于广大读者既浏览历史细节,又把握历史概况。书中还配有一些绘图,与对有关历史事件的文字表述互相呼应,给读者带来图文并茂、交相辉映的阅读感受。 第四,此书作者长期从事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国际共运史的研究,参加过《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国道路的历史与走向》等重要著作的研究与写作,对重要历史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这使此书的叙述既简洁凝练,又准确得体。尤其是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回应,客观冷静、严谨求实,通过描述具体史实,回归历史真相,不动声色地向读者传递了奋发向上的正能量,化解了人们的一些疑虑和困惑。 作为一名党史研究工作者,读到这部著作,我深感欣喜。由此我也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殷切期望和深情嘱托: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清醒剂;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阐释绿色发展新理念 曲格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实践到认识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近日,人民日报出版社推出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编的“绿色发展新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系列丛书。这套丛书着眼于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具体阐释了绿色发展新理念在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实践应用,并提供可操作性的具体做法和实施案例。 “绿色发展新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系列丛书共计12册,现已出版首批5册。其中,《绿色发展新理念·绿色乡村》从绿色乡村、生态文明、小康社会三者间的关系展开讨论,总结出绿色乡村建设的实施要点和我国对目前面临的实际困难的解决措施,引导农村基层干部增强生态环境意识,提高环境治理能力。《绿色发展新理念·绿色学校》从国内外绿色学校创建案例及成效中总结经验,对未来我国创建绿色学校的标准和要点等内容进行讨论,以促进绿色学校的建设。 《绿色发展新理念·绿色家庭》从家庭生活的衣、食、住、行、乐5个方面入手,引导公众树立生态环境意识,对创建绿色家庭提供具体指导。《绿色发展新理念·绿色机关》对于提高机关领导干部的生态环境意识,更好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积极主动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绿色发展新理念·绿色企业》从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使命出发,探讨新时期绿色企业发展的策略与意义,并给出不同行业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成功案例。 “绿色发展新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丛书具有鲜明特点:一是解读精准。丛书精准解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对读者的学习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二是内容全面。丛书内容覆盖面广,不仅涵盖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还收录国内外环保相关领域的成功经验与有益做法,并且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三是国际视野。丛书从国际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观察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列举了国内外许多成功经验与做法,内容科学准确,是读者了解国内外生态环境发展现状的重要读物。 以文学致敬伟大时代 陈毅达 我是幸福的,在人生的黄金年华里,遇上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40多年的生命体验,我真真切切感受到国家的由弱变强、生活的由穷而富。放眼我所经历的生活、我所生活的时代,我感觉自己面对的是一片澎湃的大海,水天一色,浪花飞卷,这让我激情飞扬。即便已是满头白发,我也要把这升腾而起的激情,奉献给我所在的伟大时代,哪怕只是表达我的一个真诚的致意。于是,我写了《海边春秋》(海峡文艺出版社)。 我一直生活和工作在福建。福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之一,福建40多年的辉煌历程,完全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实景微雕。福建面海也依山,我希望把福建的山与海在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奏出的雄浑交响,作为《海边春秋》一书的主旋律。特别是平潭岛,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在福建省委的有力领导下,2009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区。我把小说的背景地放在了平潭,直接撷取了平潭岛独特的历史文化、特殊的自然地理和别致的风情风貌,我把我在福建这些年所看到的许多真实的事情,都写了进去。 感恩我的工作,让我经历了福建闽北山区的扶贫,长时间地深入接触了闽北农村。我从很早开始,就想写一篇反映时代生活的作品,但一直苦于无从落笔,找不到主题,找不到人物,找不到有意味的发现。直到我如此完整地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尤其是历史进入新时代,我终于找到了创作的灵感之源。 曾几何时,农村日益变成青年人才极度匮乏的“空地”,人才成为中国农村紧缺的资源。进入新时代之后,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在党和政府不断加强对农村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之后,在农村基础设施、交通、物流等各方面条件获得越来越多改善之后,我发现返乡创业的青年人才越来越多。在乡镇农村,这些青年人基本上出现在哪里,哪里的面貌就会发生明显改观,他们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时代发展的动力,增强了农村社会经济的活力。所以,在《海边春秋》里,我着重写了几个经历各自不同、却都有志于建设新农村的青年人物,那既是时代和社会的真实,也深深寄托了我的理想。我有个粗浅的感受,只要当代的有志青年怀抱强烈的农村情怀和创业精神,“乡村振兴”的伟大工程就会更快更好地落地、开花、结果。 每个作家都是一棵时代的树,从它扎根的土地里获取营养。我也是一棵小树,深扎在福建的沃土上,终于在文学创作的枝丫上开出一朵《海边春秋》的小花。这朵花也许还欠缺着芬芳,但对我而言,它却十分荣幸地绽放于新时代,凝聚了我对于这个时代、这片土地的所有感情。
|
相关阅读:
- [ 07-14]省出版物监测与研究中心首次开展出版物质量风险监测工作
- [ 07-12]省出版物监测与研究中心首次开展出版物质量风险监测工作
- [ 06-14]90种!今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确定
- [ 06-14]90种!今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确定
- [ 05-18]福建省出版物监测与研究中心走进鳌峰坊书城举办读者沙龙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