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正有序恢复
2020-04-21 16:12:0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余华锦 余华锦 |
核心阅读 面对疫情冲击,迅速果断采取的超常规防控举措,不仅在较短时间内阻断了疫情传播,也有力保障了14亿人的基本生活,保持了社会秩序安全稳定。同时,3月份以来,我国各项经济指标正逐步好转,内需正在不断恢复。 这次疫情没有也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托强大国内市场支撑,通过宏观政策对冲,畅通经济循环,发挥各类市场主体作用,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克服眼前的困难。 今年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都出现了明显下滑。怎么看待今年的经济形势?稳住经济基本盘,宏观调控如何加大力度?兜住民生保障线,我们还有哪些实招? 在4月20日召开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严鹏程表示:“这次疫情没有也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阶段性的。我们相信,依托强大国内市场支撑,通过宏观政策对冲,畅通经济循环,发挥各类市场主体作用,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克服眼前的困难,推动经济发展尽快恢复到正常轨道,完成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一季度我国经济负增长不具有历史可比性,内需正不断恢复 今年一季度极不寻常,GDP同比下降6.8%,这个增速该如何客观辩证看待? 严鹏程认为,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要放在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综合衡量。“疫情期间的经济运行,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下的经济运行不具可比性。” 客观看待,面对疫情冲击,我们迅速果断采取超常规的防控举措,不仅在较短时间内阻断了疫情传播,也有力保障了14亿人的基本生活,保持了社会秩序安全稳定。“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我们难免要付出一定代价,但生命无价,相比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短期承压这个代价是必须承受的,也是值得付出的。” 辩证观察,经济运行正在有序恢复。3月份以来,我国各项经济指标正逐步好转,内需正在不断恢复。一季度投资、消费降幅分别比前两个月收窄8.4、1.5个百分点。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双双重回荣枯线以上。4月1日—15日,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1.2%,实现了正增长。 为了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将从五个方面推动一揽子宏观政策出台落地。 抓复产达产。针对当前复产达产面临的难点堵点,加快清理取消不合时宜的临时管制措施和各项不合理规定。着力支持点多面广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复商复市,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复产达产。 抓宏观政策对冲。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对冲疫情影响,防止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变化。包括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大幅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等。 抓扩大内需。在促进消费方面,重点是积极稳定汽车、家电等居民传统大宗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大力培育新兴消费增长点,推动线上消费乘势成长,促进线下消费加快回补。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重点是聚焦短板领域特别是疫情防控暴露出的短板弱项。 抓企业帮扶。在加快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援企政策的同时,进一步研究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千方百计帮扶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稳住经营。全力促进外贸外资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保障国际物流畅通,帮助企业保订单、保市场、保份额。 抓就业民生。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贫困地区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实施好援企稳岗政策。同时充分考虑疫情冲击,将受影响的困难群众按规定纳入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保障和就业援助范围。 CPI涨幅有望继续回落,全年将呈现“前高后低”态势 物价是民生大事。去年下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较快。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物价尤其是重要民生商品的价格走势,更加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3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4.3%,尽管涨幅比上月收窄了0.9个百分点,但仍位于4%以上。如何看待物价的走势? “总的来看,疫情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是短期的,我国物价平稳运行的基础仍然坚实。”严鹏程介绍,3月我国CPI环比下跌1.2%,环比创下近10多年来最大降幅,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疫情对我国主要农副产品和其他消费品产销的影响正在较快缓解。随着全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进一步恢复,CPI涨幅有望继续回落,全年将呈现“前高后低”态势。 民生商品的保供稳价,一直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确保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基本稳定。 强化猪肉保供稳价。启动实施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补助项目,鼓励扩大猪肉等肉类进口。近两个月,猪肉价格从较高水平上持续回落,4月19日,36个大中城市超市集贸市场猪肉零售价格比2月中旬下降12%。 强化粮油市场供应。目前,我国粮食储备十分充裕、粮食加工生产能力总体富余,全国成品粮油市场供应充足、运行平稳,价格总体稳定。 强化民生兜底保障。把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作为重要抓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实际发放补贴累计达到93亿元。同时,国家发改委明确,自今年3月至6月,在现有保障对象基础上,扩大保障范围,提高1倍价格临时补贴,预计将惠及6700多万人。 国家发改委将继续支持生猪养殖业复产扩产,鼓励禽肉、水产品增产,加强粮食、蔬菜等农作物春耕春播管理。积极发展冷链物流,降低物流运输和市场交易环节损耗及费用。督促和指导各地落实好价格临时补贴阶段性提标扩围政策,及时足额将补贴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 新基建主要包括三方面,将加强顶层设计,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 今年以来,新基建备受关注。在20日的发布会上,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表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伍浩介绍,新基建主要包括3个方面: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正在加快释放。信息基础设施取得跨越式发展和进步,高速光纤已覆盖全国所有城市、乡镇以及99%以上的行政村,4G网络用户超过12亿。融合基础设施助推转型升级的作用日益凸显,智慧城市建设路径更加清晰,信息技术积极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创新基础设施有力支撑了科学技术研究,国家发改委已布局建设55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 下一步,推动新基建,国家发改委将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修订完善有利于新兴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准入规则。加快推动5G网络部署,加快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智能+”升级。同时,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