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鲁甸地震,抢通“生命通道”!
(节目导视)
记者:
现在还紧缺哪些药品呢?
翠屏村卫生站医生:
就是像一般的消炎药,然后就是像那些一般皮外伤这些药。
解说:
食品缺,饮用水缺,药品缺,账篷缺,防雨保暖物资缺,专业的设备缺,救灾物资设备的缺乏不是因为真的缺,而是运输通道被阻断。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昆明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魏植生: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人都过不去。
解说:
食品药品空投,重伤员空中转移,地震震中龙头山今天实现了第一次空投,作为运输主力的公路交通,挖了堵,堵了挖,便捷的空中运输又能否成为新的生命通道?《新闻1+1》今日关注云南鲁甸地震,抢通生命通道。
主持人 王宁: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进入今天正在直播的《新闻1+1》。应该说这两天我们的心都被云南灾区的人们牵着,此时此刻距离云南鲁甸地震发生过去了53个小时,而距离整个的救援黄金72小时的最后期限已经越来越近了,我们看到今天下午的2点半最新的数据统计,在这次地震当中已经有410人遇难, 108万人受灾,可问题就是,救援就是救命,可这救命的路却一直都通不了,是什么原因让这条路一直堵着呢?我们来看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我今天特别在云南的昭通市鲁甸县委宣传部的官方微博上所看到的两张晒出来的,手写的车牌号码,还配上了一句话,说“从鲁甸县通往灾区的公路上,请以下的这些车主及时地挪开,保障交通的通畅,有抢通生命线的大件物资通过,大家一定要帮忙转发。”也就是说这些车辆堵塞了运送物资的路,而我们也看到在这些车牌号当中,也不乏救援的车辆,就像芦山地震一样,我们也看到了救援车辆反而成了这次救灾过程当中的一个添堵的麻烦,这样的讨论其实在芦山地震的时候就一直不绝于耳,可是到今天这件事还依然是我们的焦虑,所以我们还是要在这儿再多一句提醒,很多的时候虽然我们不能够到达现场,但是真心守望的力量更加强大。
这是人为的原因让路堵了,还有就是当地的环境原因,因为泥石流,因为一些滑坡,包括大雨还有地势的原因,让有一些路是抢通了又堵了,堵了之后再抢通,然后再次被堵。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道路,在这些道路上我们看到我们的救援人员是历尽了千辛万苦,可到现在还是没有太多好消息传来,比如说在震中龙头山的方向,这个龙泉河的战备钢架桥现在正在架设当中,龙头乡境内的施初村也就是在这儿,这条道路也在抢通,包括在龙头山乡境内的八宝村,还有西屏村、龙井村,还有银屏村,我看到下午4点钟发布的,道路抢通还在继续。最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一条这样的路,用红笔勾出来的是省道101,这条通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通道,在昨天我们看到这条通道还有十八公里被堵着,但是今天还好,有一些变绿了,就是打通了,但是依然有三公里是红线,这三公里的堵点当中,我们的记者正好也在现场,我们看一下现在这三公里的堵点情况怎么样了,我们连线一下本台记者邢彬,邢彬你好。
云南鲁甸·本台记者 邢彬:
你好。
主持人:
现在这三公里的堵点有没有更多的推进?
邢彬:
这个三公里的堵点,其实是相当于下午来讲4.8公里以后,到目前已经又往前推进了,到现在昭巧线路由鲁甸镇通往巧家镇,靠近牛栏江桥最后几公里的堵,现在只剩下三公里的拥堵位置。虽然现在天色已晚了,大家看我身后手指的位置,虽然没有灯亮,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已经停止了抢通公路,而是说下午的施工是在那个,我手指的位置,在进行施工,目前那边路都已经被抢通了,而现在那个救援点已经绕到了山头的后方去进行救援,而且在我的右手方向大家可以看到,由于前方是更加靠近了震源地带,所以前方的道路情况已是更加复杂,比如说路面比较湿滑,再有一个报废的车辆也比较多,所以巧家县的道路部队还在往前方调运重型的设备去增援前方的抢通工作。
主持人:
抢通工作到什么时候有一个大概的时间预期能够通路?
邢彬:
我下午见到了云南省交通局的局长,他说现在正在全力地抢通,他预计大概明天左右整个昭巧县就可以全县打通了。
主持人:
我们看到特别吃力,是一公里一公里在往前推,在这种情况之下,物资能进去吗?怎么进呢?有可能吗?还是完全没可能?
邢彬:
目前来讲,物资如果走陆运的话,走汽车路的话,通过巧家向这次地震的震源龙头山镇方向运的话,目前为止还是不可以的。
主持人:
谢谢邢彬。刚才我们的记者是通过现场的一些非常详细的说明告诉我们,如果这条路通不了的话,物资就没有办法进入,所以现在当地灾区的人们还是面对着一个物资短缺的情况,当然还有生命急需救援的危急时刻,现在灾区到底缺一些什么呢?我们在截止到今天做节目之前特别做了一些梳理,通过短片看一下。
云南台记者 王正民:
账篷还是一个缺少的,而且我们了解到,灾区还缺少水,以及食物。
解说:
昨天,这组图片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在鲁甸地震灾区龙头山镇的龙泉中心,因为地下水和自来水的浑浊,救援官兵也只能用浑水泡面煮饭充饥。而就在今天下午3点,成都军区云南鲁甸抗震救灾官方微博发布消息说,浑水不再浑,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重灾区一次性发放净水消毒片2000人份,经过消毒净化并沉淀后的山泉水可以烧开后饮用。这样的消息无疑让灾区的部分用水得到了暂时性的缓解。然而在一些偏远的村庄里,用水仍然是个大问题,今天下午,龙头山镇龙井村村民就向我们讲述了他们现在的生活状况。
毛权 村民 云南省鲁甸县龙头山镇龙井村:
地震了,水没有了,现在喝水的问题就是自己去找一点,有时候在别人家的水池里面看看,如果说没坏的话,里面还有一点。
解说:
鲁甸县龙头山镇龙井村距离震中直线距离约8公里,今天下午村民毛权说,目前救援队还没有到达村里,除了缺水,吃饭也成了问题。
毛权:
自己家里面的东西都是拿出来吃了,像房屋没有倒塌的,自己冒着生命危险进去,把它给拿出来,大伙一起吃。像这个时候吃了,那下午的生活又怎么办,又要到哪里去弄。
解说:
因为村中的房屋大多在地震中倒塌了,毛权现在都睡在外面,连日来的雨水天气又给他和村民的生活增添了麻烦。
毛权:
现在我们都是拿一捆塑料布搭起来,晚上的时候人都在下面,只要一下雨,外面的被子都会全部弄湿了。
解说:
毛权说,正是因为公路不通,救援队伍和物资进不来,村民们目前的生活也只能依靠自救。目前在地震灾区,堰塞湖山体滑坡和公路运输线被堵塞,成为了影响灾区救援的主要因素。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 罗建军:
堰塞湖离咱们的震中龙头山镇有8公里,是位置偏东,24小时之内,它的水位高已经涨了30米高,所以是相当危险的。
解说:
龙头山镇牛栏江红石岩村附近目前已经形成堰塞湖,与2013年获取的影像对比,水面面积已经是日常水位的三倍,而通往堰塞湖的公路也被阻断,导致机械设备无法进入堰塞湖进行抢险。
罗建军:
整个这条公路这边就全部被堵上了,要疏通它,应该是有相当大的困难,这是一个小车队,就被两头的滑坡全部给拦截住。
解说:
而对于那些已经被送往医院的伤员来说,他们的医药物资也并不充裕。
左翼 云南省鲁甸县人民医院志愿者:
现在医院最缺吃的和穿的,药物也缺的,像绷带这些。
解说:
正在医院做志愿者的左翼今天下午,也通过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医院现在缺少志愿者。
左翼:
因为我在县医院帮忙,然后志愿者太少了,大量缺男生。
主持人:
我记得我曾经在一本小说当中看到过一个作家描写说,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最悲痛的事情就是你看你的同伴在远处他倒下了,你却来不及救他,其实现在我们就看着有很多很多的同胞,正在地震灾区经受着这样时间的考验,他们自己在跟时间抵抗,在赛跑,可是我们却帮不了他,我们来看看现在他们到底还缺点什么,我们能为他们做一点什么。我们特别做了一个梳理,我们先来看,现在灾区最缺的,刚才短片当中也说到了,账篷、棉被、毛毯、衣服,简而言之就是防雨和御寒的,因为我们特别查阅了资料,截止到今天晚上8点钟,未来三天鲁甸地区的天气是多阵雨或者是雷阵雨,局部地区可能有中到大雨,因为河水被地震所污染,所以饮用水非常缺乏,食品、药品不用说了,因为路断了,所以东西进不去,而专业的救援队伍和设备也没有办法进去,虽然我们知道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有了非常专业的直升机,可以有非常大型的重型的机械可以调进去,但是因为直升机目前为止也没有办法到达现场,有一些重型的直升机没有办法具体地把这些救援的队伍和设备放进去,所以这个是非常缺乏的。
当然我们也看到现在的鲁甸县的龙头山镇的灾民集中安置点的情况,我们赶快来连线一下本台记者韩逾昊,因为他现在就在这个安置点,这个安置点也是这次地震灾区当中最大的一个安置点,我们看看那儿现在缺乏物资的状况和医疗的状况怎么样。韩逾昊。
云南鲁甸·本台记者 韩逾浩:
王宁你好。
主持人:
你好,我想知道现在因为这个路不通,物资没有办法进去,安置点人们的情绪还好吗?大家是怎么样来面对这些的?
韩逾昊:
好的,正像刚才说的,龙头山镇现在非常缺账篷,缺到什么程度呢,在我现在所在的最大安置点,一共有大概130顶账篷,里面安置了有1100名受灾群众,但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说,整个这个镇上大约差不多有6000名受灾的群众,可想而知这个账篷缺。大家住进去以后,条件现在什么样呢?我们现在进一个家来看一下,你好,我们进来采访一下,是这样的,我们进到家里面看一下,首先照明是能够保证的,这个电力供应在每家每户现在都有一个电力的照明,但是如果想比如说给手机充电,这些其它的用电器现在是没办法保证的。现在只能够保证照明,如果家家户户都用电器的话,现在电力的负荷是达不到的,因为没有那么大平方的线来供给电力。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受灾群众他们住的基本上都是这种用砖头垫起来,垫到木板上面的床,根本就不是一个正规的床,所以现在来说最缺的就是账篷、床,还有一些电线。说完住,我们来说一下吃,现在都说这里缺食物,目前来说在灾区现在能够选择的食物只有方便面和大米粥,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灾民他们会自己准备一些比如说咸菜,或者一些调味品,从外面买的,来改善一下自己的饮食,其他还没有其他的选择。但是从今天开始,由于直升机大量的投运救灾物资,现在来说食品是能够保证的了,虽然可能吃的不是太好,但是能够填饱肚子了。另外一方面,现在公路运输还是无法抵达到灾区,所以一些大件的,比如我们刚才说的床、账篷,还有蔬菜,还有棉被,现在都没有办法抵达到灾区,只能通过直升机。
主持人:
谢谢逾昊,刚才通过现场的画面我们看的特别清楚了,虽然说吃的已经有了,虽然单一,但是廖胜无几,但是没有床,没有垫,没有账篷,包括医疗的设备也非常的简陋,这都是不言自明的事情,所以我们看到,在这个地震发生之初,云南昭通市委书记刘建华特别说到的,比如严重的伤员转运的困难,道路抢修的困难,物资的缺乏,还有严重缺乏专业的救援队伍和设备,这些到今天三天过去了,其实还有很多很多都没有解决,所以下面我们要赶快连线一下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医疗专家李向晖,我们知道他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医疗专家,他曾经先后参与了多项国际的救援,包括海地的地震,玉树的地震,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专家,我特别想请教一下您,李医生。
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专家 李向晖:
你好。
主持人:
我们看到每一次在尤其是地震发生的时候,最容易断的就是公路,可往往我们最最依赖的就是公路,难道就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有第二条途径吗?
李向晖:
现在的国际医疗救援的趋势是航空医学转运,其实无论在地震、海啸、洪灾之类的,对道路的破坏都是很现实的,而且短期内对道路的修复是不太现实的,那么航空医学转运就成为了一种最有效的救援运输途径。比如我们在印尼海啸救援的时候,我们人是坐C130运输机到了灾害现场,而有一部分设备是经过陆路运输的,陆路运输要整整晚到了48个小时,这就说明航空转运是一个有效的救援途径,可以使伤病员得到最好、最快、最安全的医疗救治。
主持人:
我想让您简单说一下这个航空转运在技术层面上有难度吗?要想实现它难吗?
李向晖:
航空医疗转运,其实现在最直接有效的是直升机的救援,垂直的空运能力对救灾快速反应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解决交通瓶颈问题,这点从航空器来说,有翼飞机还有旋翼飞机,就是直升机,那么直升机起降条件要求的并不高,有篮球场大小的地方就行,对于医学航空转运,它在直升机上可以进行一些改装,比如加一些心电监测设备,加一些呼吸机,还有氧气之类的,这样就可以改装成卫生飞机。它在运输过程中可以把一些血制品,需要急救的药品,包括灾害救援的医务人员,给他运到灾区,然后再把危重伤员通过直升机再转运出灾区。
主持人: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一般地震的第二天或者第三天,我们会有一些航空的物资的投放,包括运输伤员,但除此之外,刚才您所说的到在飞机上能够治疗伤员的我们好像还没有看到。
这个在美国和德国都有叫空中ICU,相当于我们在医院里的危重病房,它有很多的比如说电子设备,包括医疗设备、除颤器、呼吸机都可以装到飞机上,对直升机或者运输机进行一定的改装,一般来说像直升机,像黑鹰直升机这种小型的可以运载一到两名危重伤员,如果像C130这种比较大点的运输机,它运七八名危重伤员都是可以的,这在国际救援中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很实用的一种运输方式,它可以实现一个伤员的危重伤员的无缝衔接。
主持人:
没错,可以在空中就可以治疗他了,救命真是。
李向晖:
从灾害现场快速的检伤,快速处置,然后上飞机,在飞机中再进行进一步的处置,然后下来以后再到医院。
主持人:
谢谢李医生,确实您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知道其实现在的生命第二条通道,空中通道如果是一个便捷的、系统的、完备的话,将会有多少生命而因此得救呢,在这次地震的第三天,我们看到我们的空中通道也打开了,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我们通过短片了解一下。
解说:
交通中断,通讯中断,电力中断,位于震中龙头山镇的八宝村,因此一度成为孤岛,然而在今天,针对八宝村的空中救援通道终于得以启用,上午近10点,随着天气转晴,满载救援物资的直升机从云南昭通机场起飞,救援人员此行的任务,不仅是向八宝村孤岛空投物资,更要初步对八宝村附近的堰塞湖进行勘测。
成都军区13集团军某陆航旅副参谋长 唐春:
堰塞湖的水位是每小时涨一米,现在这个八宝村可能大半个村子都没有了,转移了三千群众,昨天已经转移出来。
解说:
而经过几番勘测后,直升机也终于在八宝村找寻到了合适的空投地点,下降到距地面50米左右的距离后,成功空投了食品和水。
本台记者 刘峰:
今天下午,直升机载着账篷、药品等更多救援物资进灾区,并扩大空投范围,还将继续通过空中救援通道转运重伤员。
解说:
果然,直升机随后又对八宝村的重伤员进行了转移,村民司得祥的爷爷就是其中之一,这位老人被滚落的石头砸伤了腰部。
八宝村村民 司得祥:
在救护车很困难的情况下,他们能派飞机过来,把我们送到很好的医疗部队去。
解说:
经过20分钟的飞行,直升机到达昭通机场,转运伤员的救护车早已在此等候,司得祥的爷爷被医护人员送上救护车,转运到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除开八宝村,今天成都军区的直升机还针对鲁甸灾区的其他地区进行了物资运送和伤员转运。
本台记者 张颖:
在这架直升机上,总共装载了120箱方便面,还有55箱矿泉水,以及一些像压缩饼干之类的军用食品,总共是1.5吨。刚才我们的飞机是紧急降落在鲁甸一所小学门口的临时降落点,仅仅用了10分钟的时间,把物资卸下之后,再把伤员抬上飞机。那么现在我们总共是搭乘了七名伤员和他们的家属,而他们大多数是被石头砸中导致骨折,在当地没有办法进行完全救治的伤员。现在我们把这12名伤员再运送到昭通机场,在昭通机场四辆已经等待在这儿的120急救车,现在把伤员紧急送往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而我们看到在另外一边,一架东航的客机已经等待在这儿,据我们了解这架客机是经过改造等待转运比较危重的病人,直接运往昆明的医院进行救治。
解说:
为了保证空中通道的畅通无阻,今天成都军区紧急调用10架直升机,而明天这些直升机还将全方位进行救援。
成都军区副军长 马雄:
下一步的重点,一个是食品,第二就是药品,药品将在下一步还会加大,作为我们下一步重点的一个方面的内容。
主持人:
我记得在战争当中直升机是首战选我,选我必胜,而这能不能用在我们的救灾当中,我们要特别连线一下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的副秘书长金磊,金秘书长。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 金磊:
你好。
主持人:
我们看到跟国外的一个对比,比如说美国在全国的救援飞机能够达到一万架,时间能够10分钟就到,德国更是全国有49个点,15分钟就能到,我们国家要想建立一个长效的一个机制,还需要什么?
金磊:
应该说交通工具,这个作为交通工具在灾害救援中最有效的方式,应该说是立体的空中救援,我们记得汶川大地震第一个运出伤员的是靠直升飞机,第一个将药品和食品送进灾区的是直升飞机,在关键时刻又是米-26直升机将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型的机械设备运到了堰塞湖的上空,应该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这样的一种立体救援的机制,国家应该建立中国航空救援队,已经迫在眉睫。
主持人:
能够让这样的救援队准军事化,能够系统化,也是让它形成长效机制的一个首选。谢谢金秘书长。其实今天我们通过一整期的节目说到现在灾区打通生命通道的重要性,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做到无论你在哪里,我们都能找到你呢?空中通道。当然我们也向现在所有参与救援的所有的官兵说一声,你们辛苦了,向你们致敬,也希望我们的灾区能够平安。感谢收看这一期的《新闻1+1》,我们明天不见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