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越来越狠
当天,古巴外长罗克还介绍,2006年的联合国大会以183票赞成、4票反对、1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要求美国终止对古巴经济、贸易和金融封锁的决议。这是自1992年以来,联大第15次通过这种决议。不过,美国并不理会这种决议,仍然我行我素。
1959年,卡斯特罗推翻了独裁政权,宣告古巴共和国成立,并进行了激进的社会经济改革,包括废除美国公司的一切租让权,接管美国钢铁等企业所占用的土地等。这就惹恼了美国,加上古巴与苏联日益接近,双方关系逐渐恶化。
1959年,美国决定削减从古巴进口食糖,开始了对古巴制裁的第一步。古巴是个单一经济国家,以食糖工业为支柱产业,该国的蔗糖主要销往美国。美国关闭市场,是想掐断古巴经济发展的命脉。
1960年,美国正式决定对古巴实行经济封锁,禁止向古巴销售工业设备和其他商品。1962年,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签署了3447号法令,开始对古巴的全面封锁,严格禁止美国企业从古巴进口任何产品,也禁止向古巴出口任何产品,并中断援助那些向古巴提供帮助的国家。
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以为古巴离开苏联的援助,卡斯特罗政权的倒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可是古巴并没垮台。恼羞成怒的美国便先后出台了两个法律,将美国对古制裁法律化。这便是1992年的托里切利法和1998年的赫尔姆斯—伯顿法。
这两部法律的狠毒之处在于,开始把别的国家也牵扯进来。因为它们限制古巴同美国在第三国的公司进行贸易,并禁止第三国在美销售古巴的产品,也不给在古巴投资的人美国签证。换句话说,凡是和古巴做生意的,就不能和美国人做生意,也不能出现在美国。
古巴人均寿命不低
长期的制裁,对古巴经济造成的伤害不言而喻。但是,美国认为古巴经济不好只能怪古巴的经济体制,从来不谈自己的制裁给古巴造成的损失。
如今,古巴人均月收入只有十几美元,一些生活必需品如粮、油的供应比较紧张。不过,走在古巴街头,很难看到面黄肌瘦的人,古巴人的面孔是饱满而快乐的。
在古巴,不论是谁,都可以享受政府的免费医疗。同样,从幼儿园到大学,古巴人也不用花一分钱,这也使得古巴的适龄儿童入学率接近百分之百,教育水平也在拉美地区名列前茅。古巴的人均寿命达75岁,1岁以下的婴儿死亡率也在7‰ ,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
美八成民众反对封锁
美国的制裁“吃力不讨好”,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能搞垮古巴。
美国上述两个制裁法案也很难实行,很多国家对法案的警告“视而不见”,令美国颜面全无,不得不自找台阶地推迟某些条款的生效期限。
1999年8月,古巴被接纳为拉美一体化协会的成员国,美国在拉美孤立古巴的努力更是前功尽弃。
在美国国内,民意调查也显示,八成民众反对政府的封锁政策,不少有远见的政界、企业界和学术界人士也对政府的制裁和封锁政策表示强烈不满。许多美国议员还相继访问古巴,表明自己和政府的政见不同。
虽然国际社会和国内民间呼声高涨,并且9·11后古巴声援美国人民反恐,但如今美国新保守主义当道,并且美国还在期待“后卡斯特罗时代”的到来,想到时根据古巴局势再进行调整。所以,美国对古巴顽固的制裁政策短时间内难有变化。不过,就在9月21日,菲德尔·卡斯特罗又再次在古巴国家电视台露面,他精力旺盛的样子让那些仇视古巴的美国媒体大为失望。
参考辞典:
托里切利法
1992年,美国通过了1992年古巴民主法案(又称“托里切利法”),将美国对古制裁法律化。托里切利法选定了两个基本方面加强对古巴的制裁:其一是限制古巴同美国在第三国的公司的贸易;其二,禁止驶抵古巴的船只在之后的180天内停靠在美国的港口。
托里切利法并规定美国对古巴政策奉行两条轨道,即一方面加强对古巴的封锁和经济制裁,迫使其国内政治经济制度的改变(又称TrackI);另一方面加强与古巴国内民众的接触和交流,从内部瓦解古巴政权(TrackII)。
赫尔姆斯—伯顿法
此法又名“古巴自由与民主巩固法案”,其主要提出者是共和党的极端保守派、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杰西·赫尔姆斯,以及共和党众议员丹·伯顿,故又称“赫尔姆斯—伯顿法”。
该法案实际上是1994年底提出的反古措施的汇编。主要内容是:1.禁止第三国在美销售古巴产品,包括含有古巴原材料的制成品;2.不给在古巴投资或进行贸易的外国公司经理、股东及其家属发放入美签证;3.允许在古巴革命时被没收财产的美国人向法院对在古巴利用其财产从事经营的外国公司和投资者进行起诉;4.反对国际金融机构向古巴提供贷款,或接纳古巴加入。(特约记者 李贝卡)
(责编:申家驹)
- 2007-09-14卡斯特罗:古巴曾救里根一命 美:"闻所未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