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坎昆气候大会进入第三天。连日来,与会各方开始围绕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技术以及长期合作行动构想等展开第一阶段谈判。
美日澳等国避而不谈“气候债”
量化减排资金转让讨论“卡壳”
减缓气候变化,主要是关注发达国家的中短期量化减排行动,以及为发展中国家减排提供资金和帮助,以改进和普及低碳技术。目前,各方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卡壳”。
在前两日的议程中,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避而不谈“气候债”责任和技术转让,而坚持要求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同步减排。77国集团和中国共同发表声明指出,将始终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双轨谈判机制,强烈呼吁发达国家应切实承担起应尽的责任,率先带头减排。最不发达国家赞成77国集团和中国的立场和主张,希望发达国家能拿出占其国内生产总值1.5%的资金来帮助它们加强能力建设,应对气候变化。
全球气温升幅不超过2摄氏度
发达国家中期大幅减排是关键
英国牛津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如果全球气候继续变暖,出现最糟糕的情况是,到2060年,全球地表温度将上升4摄氏度(℃)。科学研究表明,与气温上升2℃相比,升温4℃将对沿海城市、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移民等造成更大的影响。据估计,如果各国不采取有效减排行动,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海平面将上升14至44厘米,届时将有11亿至32亿人用水吃紧,2亿至6亿人面临饥饿威胁。
在去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各国针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达成了共识,即到本世纪中叶将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签署了《哥本哈根协议》。此次坎昆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各国代表继续就实现这个目标进行协商。
目前,发展中国家处于或即将进入工业化阶段,受技术、资金、人口增长等各种因素影响,经济发展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在短时间内无法摆脱,发展经济、提升国民生活质量对“碳排放空间”的需求,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增长。这样一来,发达国家在中短期进一步大幅减排,就成为实现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内这一长期目标的关键。尽管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也提出建议,要求发达国家到2020年应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排25%—40%,但以目前发达国家各自提出的承诺总体估算,到2020年其总体排放量仅比1990年减少约15%,远低于25%的目标,不足以把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之内。
- 2010-12-01坎昆会议:中方官员解释气候谈判"平衡"三层含义
- 2010-12-01中国代表团谈坎昆会议:基调较为积极
- 2010-12-01坎昆会议低调开幕媒体悲观
- 2010-12-01坎昆会议低调开幕引全球瞩目 媒体弥漫悲观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