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肉丑闻”拷问英监管能力 政府遭遇信任危机
www.fjnet.cn 2013-02-19 09:24 李文云 郑红 王芳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民众对政府表现出不信任 对于最早在英国发现的“马肉丑闻”,德国民众表现出的更是对自己政府的不信任。在柏林生活的尤丽娅·费勒女士告诉本报记者,德国只是在英国爆发丑闻之后才去调查和发现自己的问题,由此可见德国政府在监管方面更加不力。此外,丑闻爆发后德国政府这么快就出台应对措施,只是为了让民众相信政府的控制能力。“至于这些计划政府是否真的是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做出的,我并不确定。” 虽然18日公布了加强对肉类食品加工监管的草案,但德国对如何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事件却有不同意见。德国食品、农业与消费者保护部部长伊尔塞·艾格纳表示,针对类似的欺诈行为,重要的是建立预警系统,以认清欺诈和以次充好能带来的经济利益。通过供应链和屠宰清单确定欺骗的源头。艾格纳不赞成提高相关的处罚。她认为,首先应该解释清事发的原因,然后再进行严格处理。 但巴伐利亚州环境和健康部长马塞尔·胡贝尔则持不同意见,他呼吁,即便没有对健康带来威胁,也要提高对于假冒食品的惩罚。“目前的惩罚力度不大。”根据德国目前的法律,提供虚假的食品成分最高可判处10年有期徒刑。 在欧盟层面,对肉类制品的来源地进行标注一直存在争议。目前欧盟只需对生肉进行来源地标注,而肉类成品则无需标注。艾格纳表示,希望对欧盟范围内的加工肉类制品也实行来源地标注。 托尼欧·博尔格同意对肇事者采取“最严厉的惩罚”。他说:“我们将尽一切可能,尽快制止欺诈行为。将带有药物残留物的肉类带到市场上就是犯罪。” 法国政府组织了专门小组到有关企业进行现场调查,对在标签上做手脚的企业已启动司法程序。法国各大超市也撤掉了问题食品,同时张贴了安民告示,引导消费者如何识别问题食品。 在上世纪90年代发生疯牛病危机后,欧洲国家相继建立了生肉食品供应链可溯源制度,但对加工食品尤其是肉类加工食品并没有进行制度规范。比如,在超市出售的加工食品,往往只注明在某国加工,却不说明食品原料产自何地,甚至不标明原料成分。据有关领域专家透露,这一问题其实早已提出,但欧盟方面并没有积极关注和及时采取预警措施。分析认为,欧盟之所以对此表现麻木,既有市场方面的考虑,也可能是因过度相信其事后追究责任制度的威慑力。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欧盟大市场的发展,“多国组合”的加工食品在欧洲市场上越来越多,这就更需要欧盟建立完善和严格的统一法规。法国农业部长勒福乐17日表示,这场马肉风波将迫使法国及欧盟加速完善和建立加工食品的标识可溯源制度。法国政府已经在组织专家力量,研究和策划对食品标识做进一步改革。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2-18]欧洲“马肉丑闻”四大焦点 掺假牛肉源头何在?
- [ 02-18]欧洲“马肉风波”继续发酵 初步确定涉案企业
- [ 02-18]德消费者保护部长:马肉丑闻长期损害食品业声誉
- [ 02-17]奥地利称瑞士一食品商所供牛肉原料疑为马肉
- [ 02-17]“马肉丑闻”沉重打击欧洲人食品安全自豪感
- [ 02-17]欧洲就“马肉丑闻”相互指责
- [ 02-17]“马肉丑闻”击碎欧洲食品安全自豪感
- [ 02-16]一周数字:2月CPI或超3% 名媛礼仪课12周收费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