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对比中美高教 称中国大学有“围城心态”
www.fjnet.cn 2013-06-13 09:59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理解了这种担忧,就能够理解近日中国政府为什么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按照中国媒体的说法,这是为“鼓励青年教师们建立起对中国发展道路更坚定的信心,让爱国主义在高校里进一步发扬光大。”可以看出,这是中国当局的一种“防范措施”。随着中国越来越开放,互联网越来越发达,外部信息比以前更容易进入中国,这对批判精神活跃的大学青年教师极具感染力。如果大学青年教师政治思想不符合中国国情,他们作为大学老师的角色也会影响中国大学生的爱国精神。 不过,从局外人的视角来看,这样的做法很难理解。中国一方面越来越成为世界舞台的中心,越来越跟国际社会融合;另一方面,却总在试图建立一层安全保护膜,就像“围城”一样保护中国大学生,防止他们受到西方思维方式的影响。为了有效地开展这样的工作,他们专门对大学青年教师进行思想教育,目的是把他们培养成“思想工程师”。 中国古典名著《大学》强调了一个人心胸宽广能容人,“宰相肚里能撑船”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更应如此。中国古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认为仁者,以天下为心,而无所谓一己之偏见。无论个人还是国家,离开了“天下”都无法很好地发展。中国摆脱了“百年屈辱的历史”之后,正在恢复它“平天下”、“兼济天下”的国际领先地位。去年中共“十八大”也提出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而自信则是源于包容、开放、创新的大度器量,更源于能够平和地面对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健康心态。而这些正是大学应该鼓励学生培养的品德。 美国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学习的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开放心态,中国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学习的是以“爱国主义教育”包装的“围城心态”。哈佛校长告诉毕业生,你们要“改变世界!”北大校长告诉学生,你们要“服务国家战略。”前者的舞台是世界,后者的舞台是国家。那么,培养什么样的心态更能符合中国传统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呢?(韩国媒体人 评论人李成贤)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04]期待南科大为中国高教改革开拓新局
- [ 07-17]扩招、高教与就业,那些老生常谈的病灶
- [ 01-05]杭州二手房去年成交量十年最低 市中心的最抗跌
- [ 12-29] 苏州一公交车坠河没顶 车上人员情况不明(图)
- [ 12-10] 西南交大清理逾期博士生 746名博士生受到警示
- [ 12-03]八年连读、博导一对一执教 川大模式接近牛津剑桥
- [ 11-19]被指存观念错误 马来西亚华裔抗拒读技职课程
- [ 11-10]一度消失的万元房大量回归杭州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