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批一人,误增三亿”说之历史误读
1957年,我国的人口总数为6.46亿,而到1979年年中,我国的人口总数为9.69亿。22年间,总共增加3.1亿。“如果在50年代中期就像70年代那样注意控制人口增长,那么中国人口就不会增加3亿”,这是“误增三亿”的基本根据。对马寅初的批判始于1957年底,批判高潮是在1959年底,对马寅初以及他的《新人口论》的公开平反是在1979年6月。这年8月,有人就此得出结论:“错批一人,多增三亿!”在我们回顾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倡导和实行计划生育的光辉实践之后,再来看看所谓“错批一人,误增三亿”之说,还站得住脚吗?
不可否认,马寅初是一位有历史眼光的学者,他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提出节育的人之一,而且始终坚持这一主张,哪怕是在身处困厄的日子。这种坚持真理的品格是令人尊敬的。但是必须指出,“错批一人”与“误增三亿”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人口高峰在1952年至1957年,在批判马寅初之前;第二次人口高峰在1962年至1967年,此时中央已经明确表示支持节育,与“批马寅初”浪潮无关。对人口增长直接施加影响的是人口政策,而不是人口理论,当时的人口政策并没有因批马寅初而改变,更没有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稍有人口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人口增长有惯性,将22年人口增长3亿定性为“误增”是不科学的,即使我国在马寅初提出控制人口的当时就采取最为严厉的措施,把全国的妇女总和生育率立即降到更替水平以下(而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人口增长的巨大惯性,也不可能使这段时期的人口就达到“零”增长。
因此,“错批一人”是历史的事实,但“误增三亿”却是对历史的误读。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由于“左”的错误的影响,把人口领域的学术讨论变成政治问题进行批判,这个教训值得记取。如果这期间严格执行节育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是可以少增加一点的。这说明我们对计划生育问题的认识和执行力都不够。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实行计划生育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措施之严厉,可谓前所未有,也是源于对过去这一教训的总结。
(本文原载《百年潮》2009年第12期)
- 2009-11-05建瓯市人大主任会议听取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报告
- 2009-10-27中国面临老无所养 央视罕见建议计划生育需突破
- 2009-10-23荔城区人大开展《计划生育法》执法检查
- 2009-10-22计划生育下的“人口红利”还有多久
- 2009-04-30周宁县开展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