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需要有足够的热情和勇气。创新就是从无到有,实现零的突破;就是从有到优,做到更高更好。这就意味着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突破,一般来说,需要冒一定风险,甚至付出代价。然而实际工作中,一些党员干部却习惯于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甘于平庸,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是因为他们担心创新失败,丢口碑、丢政绩,甚至丢乌纱帽,而不敢创新进取。践行科学发展观,需要我们睁大眼睛看世界,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具备改革者的热情、胆量和气度。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培育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是党性原则、价值追求的具体体现,就是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对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要全力以赴,不能有丝毫懈怠;遇到矛盾和问题,要迎难而上,不能有丝毫退缩;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要挺身而出,不能有丝毫逃避;出现问题和失误,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能有丝毫推诿。
有了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愿望和勇气,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党员干部不仅要想创新、敢创新,还要懂创新、会创新。现实生活中,有的口口声声也说要科学发展,但实际工作中却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头脑发热,方法简单,甚至把盲目蛮干视为创新;有的干好工作、谋求发展的愿望很强烈,热情也很高,但往往眼高手低,实际干起工作来变味儿走样,欲速不达。这里就有一个如何将科学理论转化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培根曾经讲过:“各种学问并不把它们本身的用途教给我们,如何应用这些学问乃是学问之外、学问之上的一种智慧。”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能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才是最高明的。我们必须善于把握时代发展要求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现实条件出发,从提高科学研判、科学决策、科学执行的能力入手,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以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创新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要刻苦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着眼岗位需求,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努力增加知识储备;善于向实践学习,不断地总结经验,修正错误;虚心向群众学习,从基层官兵身上汲取丰富营养,在部队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素质。
保守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党员干部只有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锤炼坚强党性,强化忧党之心,履行兴党之责,始终保持锐意进取、勇于改革、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才能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
- 2010-01-19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一些认识误区
- 2010-01-05周溯源:论三大矛盾与科学发展观
- 2010-01-04福建部署科学发展观与海西建设公共课培训
- 2009-12-29《科学发展观礼赞》简评
- 2009-12-28“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在苏州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