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时间坐标点上的世界与中国
——新一轮经济周期拐点及发展潜力分析
www.folksfolks.com 2010-03-19 14:49  董小君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我来说两句

中国新一轮经济周期与成长的潜力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将经历周期性的挑战。从中周期看,我国自1953年以来大致经历了9个中周期,目前第9个经济周期正进入低谷阶段,预计2011—2020年将是我国第10个经济中周期。从短周期看,“十二五”即为新一轮5年的短周期开始。新一轮经济周期,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与潜力依然较大。

从需求来看,“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市场需求。

一是中国依然处于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十二五”还是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期,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只有44.9%,距全球平均数57%尚有12个百分点的差距,我们还有55%左右的同胞生活在乡村。根据未来一定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运用经济计量模型估算,我国2010年、2020年和2030年的城镇化水平可能分别达到40%、50%和60%。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将全面带动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居民消费和农村人口就业等方面的发展。

二是中国人的消费结构也面临着升级。“十二五”期间,中国进入到了新的自主性的经济增长周期,其动力源于居民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和消费主义浪潮的兴起。2008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正是消费升级的起跑线。2009年中国人均GDP预计达到3500美元左右。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社会蓝皮书》中预测,到2010年年底,中国人均GDP将接近4000美元。中等收入阶层较集中的沪、京、粤、浙等沿海发达地区,消费结构升级表现尤为明显。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形成的良性互动,成为中国经济成长的结构性推动力。

三是技术升级潜力巨大,将激活外部需求。危机过后,利用商品首次拥有率提高的机会会逐渐消失,但新兴经济体对消费品需求,会出现一个从低价向高价品牌“升级”的新现象,我国可利用机遇,加大技术升级力度,在满足新兴市场对中高端消费品和投资品需求的同时,推动经济增长。

从供给来看,“十二五”期间,中国供给力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的资金面依然相当坚挺。一方面,国内的高储蓄率必然带来高投资率。中国的高储蓄率全球闻名,截至2008年底中国的储蓄率为51.3%,2009年下半年储蓄率达到55%,预测中国储蓄率到2025年左右才开始下降。高储蓄率能够直接改善金融环境,从微观来看,它能够帮助形成低利率环境,从而减少企业融资成本;从宏观来看,它能够改善国际收支情况,让经济体有能力低估本币,从而借助成本优势扩大出口。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GDP平均增长速度9.7%,这个速度主要是投资带来的。另一方面,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上升将吸引外部资金的不断流入。中国作为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果我们能做到稳定周边国家和周边市场,那么人民币很可能在周边空间成为一种主导货币。随着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中国对外部资金流入的吸引力也将随之增强。在未来的10年内,全球的跨国投资将会保持向上的走势,而在所有的投资东道国中,中国毫无疑问地成为大型跨国公司的首选。

二是中国仍处于人口红利的获利期。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一项研究显示,2020年前,劳动人口为9.23亿,预计到2017年峰值时达到10.01亿人。也就是说,“十二五”期间仍是中国人口红利的获利期,尚有较多的“人口红利”可以分享。

三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出口更具竞争力。危机过后,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出口产品除了在价格上具有竞争力优势,其出口结构也在不断完善。在消费品出口上,大部分属于生活必需品或低端产品,具有很强的刚性需求,可以不断在发展中国家扩大市场份额;在投资品上,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诸多机械产品、电子产品等也在打入发达市场,提高市场份额。预计2011—2020年我国出口增长仍然可以维持15%左右的年均增速。国内需求提升将会加大进口力度,进口贸易可望保持15%—20%的年均增速。按此速度,我国可望在2012年成为全球第一商品贸易大国,2015年成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作者单位: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