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谷歌:政治因素的博弈
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访华期间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举行会谈后发表《中美联合声明》,表示双方决定于2010年2月底前在华盛顿举行下一轮中美人权对话。然而这一场中美人权对话却迟迟没有举行。对话推迟是否因谷歌的这场退出风波而起还很难说,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对话如期举行,谷歌事件很可能成为双方争锋的焦点之一。
在官方博文中,谷歌称有证据显示“这些黑客的主要目标是获取中国人权活动家的gmail账号信息。很多个在中国、美国、欧洲致力于中国人权发展的用户的gmail账户经常被第三方人士查阅”。而接下来的几句话更是意味深长:“我们已经采取了非常规的手段——与广大的相关人士交流这次攻击的信息,这样做不仅仅是因为这次事件中我们发掘出来的安全和人权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件事的核心其实是全世界关于言论自由的讨论。”
然而,谷歌的处境就难免变得尴尬起来。2010年3月2日,谷歌副总裁黄安娜在美国国会听证会称,谷歌公司正在与中国政府对话。3月6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却表示,中国政府至今为止没有接到谷歌退出中国的任何申请,以及要进行正面接触和谈判的任何报告。就在博文发表后不久、中国政府尚未对此作出回应之时,美国政府迅速表态。2010年1月14日,国务卿希拉里称“美国正等待中国政府说明这一引发严重关切与质疑的事件”。3月2日,谷歌副总裁黄安娜参加美国国会召开的“全球互联网自由和法律规则”听证会后不久,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发言人卡罗尔·加思丽则表示,奥巴马政府正在考虑以设置不公平贸易壁垒为由,将中国审查谷歌中国站点的问题提交世贸组织裁决。很显然,美国政府的积极参与使得这一事件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政治色彩。
即使WTO起诉成立,中方依旧拥有很大的胜算。诚如中国政府对谷歌事件的一贯表态,中国在互联网依法监管这一问题上不会动摇。在网络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中国立场十分坚定,我们的做法也完全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惯例,因而不会有所让步。此外,为了建立健康、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中国进行适当的网络管理是无可厚非的。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3月16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指出:谷歌公司如果撤出中国,这只是一个商业公司的个别行为,不会影响中国的投资环境,也不会改变大多数外资企业,包括大多数美国企业在华经营良好以及赢利的现实。2010年3月15日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应谷歌等外企在中国的投资环境问题时也表示,欢迎外国企业到中国依法经营,中国的法律会保证其享受应有的公民待遇。
面对中方的善意信号,谷歌不应一意孤行。这一退出风波的妥善解决在于谷歌是否能够遵守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时做出的承诺——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为中国发展“作出有意义的积极贡献”。(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
- 2010-01-16Google退出中国市场并非出于政治道德
- 2009-12-03Google热搜排行榜 杰克逊全球第一 内地网民爱“开心”
- 2009-09-04李开复4日辞别谷歌 新书曝离职心路历程
- 2009-07-20Google:旗下在线视频网站Youtube赢利在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