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文化建设中的三个基础性问题
www.folksfolks.com 2010-04-27 10:00  傅 华 来源:红旗文稿    我来说两句

文化建设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有三个基础性的问题需要弄清楚:一是文化的价值与文化载体的关系;二是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三是文化投入与产出的特殊性。

价值与载体

“文化”是用得非常频繁的一个概念。有人把一座大楼称作文化,也有人把一首美妙的乐曲称为文化,还有人把突发奇想的创意称作文化……。据统计,成型的、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定义就有300多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广义文化、狭义文化……。正如美国学者洛威尔所言: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我们想用文字规范它的意义,这正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以外,它无处不在。

其实,仔细分析林林总总的文化定义,我们不难发现,它们虽然看起来各执一词,但实际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无论是物质形式还是行为方式,其所以被定义为“文化”,都是因为它们内蕴价值和情感内核。文化,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价值、情感力量,是一种内在的意义。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制度风俗、环境物质等等都是文化的载体,因为价值、情感所构成的文化意义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也就是一定的物质形式和行为方式来表达。我们之所以把文学艺术称为文化,是因为它通过语言、动作、线条表达了人类心灵深处的共同情感;把哲学、宗教称为文化,是因为它们以不同方式诠释了人类的起源、生命的归宿;把制度、风俗称为文化,是因为它们从不同角度约定了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把环境、物质称为文化,是因为它们或多或少地承载了人类想要表达的深刻意义,反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

区分了文化的价值与载体,我们就找到了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首先,文化价值必须依靠载体来表达。以“价值”为核心,文化不断从精神世界向外蔓延、扩张、物化,经由文艺、思想、宗教、哲学,经由风俗、道德、制度,经由方式、风格,而至产品、环境等物质世界。过去只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精致之物,逐步地人们可以通过阅读、审美或从各种仪式、规范中参悟、感受,甚至在日常消费生活中也能深切体验这种意义而得到格外的满足。文化由内而外,由虚而实,由精神而物质,反映了文化作为一种特殊存在物的张力,也隐含着文化建设的基本原理。文化必须凝结于各种有效载体才能充分地表现自己。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来观察,文化载体都是文化传播最为关键的部件。欧美形成了文化霸权,并不意味着作为价值、意义的欧美文化具有什么先天的优越性,而是欧美文化载体凭借其技术、物质和市场流通力量横行天下。美国的文化强势,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通过其跨国公司以及名牌商品包括好莱坞大片等载体传播形成的。这种文化霸权实际上是一种载体霸权。因此,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键是要创新、丰富文化的载体,即通过富有意义的文化产品来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实力。

其次,载体必须承载特定的价值、情感内涵,才能形成文化力量。并不是所有的物质、环境等手段、条件都能成为文化的载体。如果没有文化主题或者根本不具备完整表达意义的能力,那么,载体就必然蜕变为“空壳”产品,即使满世界流通,也无法兴起文化高潮。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牢记一个简单的逻辑关系:首先是文化,然后才有产业;首先是文化的竞争力,然后才是经济的竞争力。如果文化产业不以文化商品以及它所承载、表达的精神价值为核心来构建其价值链;如果文化载体不能通过典型形象、细节、情境来艺术地表达民族、大众的共同情感,那么,它在本质上就未能完成从一般产品向商品的转换。因此,除了要从技术、市场、环境等因素入手改善文化产业运行的客观条件,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文化商品的生产理念,即通过价值、情感的承载使商品获得文化灵魂,进而提升其满足需求、拓展市场的核心能力。

第三,价值与载体并不是简单的对称关系。也许某一种载体只能明确地蕴涵一种价值,但某一种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不同载体来表现,可以文字、线条、色彩摹写,也可以放声歌唱,甚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相比较而言,价值往往是精致的、简约的,而载体却是丰富多彩的;价值是相对稳定的、渐变的,而载体却是活跃的、充满创新冲动的;价值的释放是内在的、持久的,而载体的作用却是形象的、直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文化建设,其重心应在于对核心价值、传统精神的阐释、传播,利用各种更为有效的载体来扩散价值、构建认同,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凝聚力。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