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发展农村金融 服务现代农业
www.folksfolks.com 2010-09-17 16:54  胡志强 徐志红 来源:经济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一要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创新,着力满足差异化多样性全方位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创新是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之一。农村金融需求的多层次、个性化决定了农村金融产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要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积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业的新需求,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加快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努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金融需求。农村金融机构要更新金融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危机意识,注重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效率和质量。要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和自身特点,制定科学发展战略,确立差异化的内涵发展模式,建立健全经营业绩评价体系,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把资产规模扩张建立在提高质量和讲求效益的基础上,做到发展规模与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需求为基础,努力开发和创新金融产品。要适应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创新中长期贷款方式,满足小城镇建设、农产品物流设施建设、农村电网、路网、通讯网络建设改造等信贷需求。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完善行(社)团贷款制度,推进综合业务经营试点,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流通体系建设、特色农业的信贷投入。要适应发展中小企业的需要,完善农户贷款联保制度,将联保机制延伸到中小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其他领域,大力扶持县域中小企业和小企业集群发展。要适应农户融资需求的变化,放宽农户小额贷款对象、额度、利率和期限,将城市成熟的金融产品推广到农村,开发保障适度、保费低廉的农民财产、健康、意外等各种形式的保险产品。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应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应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由过去单一的信贷业务向“信贷+保险”等多种业务模式转变,通过加强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有效解决农民和涉农组织因缺少抵押物而导致的贷款难问题。金融机构应根据客观需求,调整贷款投向,使之由传统农业向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现代农业转变,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要加快发展农村保险事业。近年来,保险业在服务“三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农业保险得到较快发展。全面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应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村保险事业,扩大保险范围和保险对象,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具体来说,一是积极发展专项巨灾保险,加快建立全国范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网络和农业保险基金。二是积极支持专业性、商业性保险机构的发展,鼓励引导商业性保险机构到农村地区设立机构、开展业务、开发适合农村需求的各类保险产品,探索建立多层次、多主体的农业保险网络。三是健全再保险市场体系。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再保险机制。采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各类商业性保险公司为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建立有效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三要加强金融监管能力建设。农村金融是金融体系中比较薄弱的环节,金融监管面临的困难较多,任务较重,必须把依法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监管作为农村金融工作的重要内容,着力健全监管制度,加强监管建设,突出重点领域监管,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