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干部论坛 > 正文
衣俊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源头活水
www.folksfolks.com 2011-07-05 17:09  衣俊卿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我来说两句

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我们不能忘记一项基础性工程,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首先要求经典著作文本的中国化。如果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语言的障碍,这种经典文本的中国化就显得更加重要。

回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近百年历史征程,有太多的历史经验和宝贵财富需要我们去总结和珍视,而其中,我们无论如何都不会忘记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至关重要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来自欧洲的先进思想,能够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需要多方面的主客观条件,而其中有两点是最核心的要素:一是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特别的思想力量和理论力量,因此,在十月革命的推动下,它通过旅日、旅法、旅俄等进步知识分子多渠道地进入华夏大地;二是一群先进的知识分子创立了中国共产党,这是一个始终渴求以先进理论武装、始终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有着深刻理解的政党。于是就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具有世界意义的理论创新。

经典著作文本的中国化

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我们不能忘记一项基础性工程,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首先要求经典著作文本的中国化。如果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语言的障碍,这种经典文本的中国化就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要特别感激和铭记那些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百年传播,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才华,甚至奉献了生命的翻译家和理论家。他们所开创的百年经典著作编译事业,所提供的系统的、完整的编译成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坚实的文本基础,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资源、理论基础、源头活水。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是十分艰辛的事业。20世纪初,一些进步报刊开始零散地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些观点和著作片段。但是,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事业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的。回首历史,不难发现,无论是在艰难岁月还是在太平盛世,党始终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事业。

经过近百年不平凡的历程,特别是中共中央编译局成立以来的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翻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50卷;《列宁全集》中文第一版39卷、中文第二版60卷;《斯大林全集》13卷;《马列主义文库》中文版21种;《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0卷;《列宁专题文集》5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二版各4卷;《列宁选集》第一、二、三版各4卷;等等。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最多、最全的国家。

有效防止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或实用主义的态度

值得强调的是,我国所翻译的经典著作文本不但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且所表达的思想理论观点具有全面性和可靠性,能够有效防止那种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或实用主义的态度,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其表现为:

一是保证理论立场的坚定和理论基础的牢固。20世纪是一个世界历史风云变幻的时代,特别是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和社会主义实践,经历了异常复杂的历史进程和历史命运。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不动摇,与他们通过系统的经典著作编译成果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并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同中国的实际有机结合密不可分。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在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还是和平发展年代,中国共产党人都能站稳理论立场,以马克思主义大无畏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针对中国的特定发展阶段和人类社会的新变化,开辟改革创新之路。

二是推动理论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和全面。在我国学术界,很少人凭借外文文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研究和把握,绝大多数人依赖中共中央编译局提供的系统、全面的编译成果。这种具有可靠文本依据的扎实的理论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本身的创新,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毫无疑问,目前中国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学术研究体系,乃至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密不可分。

三是有助于理论传播和宣传教育的广泛深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百年传播,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成果的普及化和大众化,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结构,引发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诉求、世界图景、历史理解、社会心理、性格结构、话语体系等方面全方位的变革,在文化层面上深刻地推动了文化的现代化,即人自身的现代化进程。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