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养老全覆盖后要注重缩小差距
www.folksfolks.com 2011-07-13 15:44  肖华 来源:《工人日报》    我来说两句

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新农保也好,还是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也好,养老保险的待遇还很低。

国务院决定7月1日起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今年试点范围覆盖全国60%的地区,明年覆盖全国。年满16周岁,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可在户籍地自愿参保;年满60岁、符合条件的城镇居民,不用缴费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按照刚刚公布的人口普查报告,未享受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城乡60周岁以上居民约1.4亿人,其中农村约1.2亿人,城镇约2000万人。目前,农民已经可以参加新农保,现在又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这就消除了全国基本养老制度的一块空白,让全国所有的人都可以有养老金。这不能不说意义重大。

现在不能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大多数是无稳定收入、居住分散、流动性强,这部分人群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畴,就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新农保也好,还是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也好,养老保险的待遇还是很低,如已年满60周岁、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居民,虽然不用缴费,但目前按月领取的只是55元基础养老金。在物价这么高的今天,一个月55元能买些什么?

当然,我们也很清楚这么做的原因。目前,我国经济还不很发达,从财政实力来看,恐怕也只能发这么多基础养老金。但这样的状况不能持续下去,因此,一旦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之后,我们的重点就要放在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上。

那么如何提高呢?笔者认为有三种方法:

一是化弹性为刚形。虽然已经规定,对基础养老金,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但这样的规定过于弹性,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物价如何变动等,才可以提高基础养老金,却不具体。在这方面,我们想到了房价,虽然规定各地要根据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但是很多地方都是根据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来确定房价控制目标的。那么提高基础养老金会不会遇到这个情况呢?因为经济发展包括很多方面,作为有关部门会不会为了少拿钱而有选择他对照经济发展某些内容来调整基础养老金?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对这样的规定要细化,如规定GDP或财政负收入增长多少,基础养老金就要增加多少。

二是鼓励地方提高标准。目前基础养老金55元是全国的标准,这样的标准是依据全国财政能力,是就低不就高的,换句话说,如果有的地方能实现基础养老金500元目标,但有的地方只有实现55元目标的能力,那么对全国来说,只能规定55元。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基础养老金55元的目标,另一方面,鼓励经济好的地区可以执行更高的标准。当然,很多地方可能不愿意这么做,我们应该有鼓励的措施,如把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当做政绩考核,硬性规定要拿出占多少比例的地方财政收入投入城乡居民养老金。

三是削峰填谷。目前我国养老金的待遇是不平衡的,而且差别巨大。同样不要缴纳养老保险费,为什么公务员退休后可以拿到每月几千元的养老金,而城乡居民只是几十元。我们可以承认有差距,但不能认可差距有这么大。当然,要把城乡居民提高到公务员的待遇不可能,因为财政实力不允许,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取消公务员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双轨制呢?

随着我国老年社会的来临,老年人口越来越多,为了顺应社会的这一发展变化,我们期待着养老保险的改革能继续推进,不但能实现全覆盖,也要尽量做到缩小差距。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