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不可忽视领导干部的经常性思想工作
www.folksfolks.com 2011-07-25 17:18   来源:《学习时报》    我来说两句

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惯性思维,总认为思想工作的对象是下级和别人,领导干部受党教育多年,基础好、历练多,做不做思想工作不要紧。笔者认为,领导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承担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使命。他们在具备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同时,照样有常人的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在如何对待名与利、得与失、上与下、多与少、苦与累、公与私等问题上有压力困难、有迷惘困惑、有动摇选择的时候,同样需要提供及时而经常的思想工作。

领导干部一般都肩负着重大使命,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承担的压力与责任相对重些,必须做好经常性思想安慰工作,防止“心态疲劳”。领导干部与一般干部相比,肩负着改革、发展、稳定等重大使命的压力和责任相对更多更重。虽然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在履职尽责的过程中表现出坚定执着、乐观自信、沉稳平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但由于领导干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测或不可预测的情况,很容易出现左右为难,对错难断的矛盾心态。这些思想压力,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就可能出现精神疲倦,激情减弱等“心态疲劳”现象。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一要多引导,坚定他们干事创业的信念。二要多鼓励,保护他们干事创业的激情。三要多体贴,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动力。

领导干部一般身处情势比较复杂,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扰与诱惑相对难挡,必须做好经常性思想净化工作,防止“道德滑坡”。领导干部一般都掌握着一定权力,掌控着一定范围,调动着一定的社会资源。履职尽责的过程中,找他们办事的、请他们吃喝的,正常贴近拉关系的、不怀好意投其所好的人相对较多。在这些困扰和诱惑面前,多数同志做到了立场坚定、洁身自好。但确有个别人经受不住名利得失的羁绊,金钱美色的诱惑,“糖衣裹着的炮弹”的袭击;很容易发生思想变质,道德滑坡,作风腐败,生活糜烂等问题;很需要组织和领导,同事和下属及时跟上做好或提个醒、或讲段理、或问点事等内容的思想净化工作。那么,如何来防止上述事情发生呢?笔者认为,一要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常怀“敬畏”之心。要强化他们自觉做到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敬畏法度。二要提醒各级领导干部常怀“自省”之心。要通过经常性的交流、谈心等形式,引导他们经常暗问自己:是不是认真地履行了职责?是不是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是不是耐住了寂寞,把住了原则,保住了本色?三要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常怀“受律”之心。要通过经常性的检查督导,引导他们把他律内化为自律,坚持谨慎用权、民主用权、秉公用权;引导他们时常内省自己的岗位、职责、权力,体味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等对自己的看法和反映,自觉检点言行。四要警示各级领导干部常怀“节欲”之心。要充分发挥反面典型案例的警示功能,全面剖析典型案例种种表现和形成原因,警示各级领导干部从中吸取教训,真正弄清“官没大小,干好就好;钱没多少,够花就好”,不该得到而得到的都是身外之物的辩证哲理。

领导干部一般都扮演着多重角色,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碰到的矛盾与问题相对棘手,必须做好经常性思想矫正工作,防止“价值错位”。应当肯定,多数领导干部在履职尽责的过程中,角色定位和分工比较明确。但现实中也不乏有这样的现象:有的跳不出传统观念的束缚,利用手中权力孝敬父母;有的经不住妻儿的“说服”,借助职权捞钱捞物;有的抗不住亲戚的攀找,丢掉原则为七姑八姨谋私利;有的抵不住朋友的特殊近乎,为了朋友不顾党纪国法滥用职权。这种角色转换过程中的价值错位,影响和削弱了履职尽责的原则性和公正性,必须做好经常性思想矫正工作,引导他们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履职尽责的价值取向。那么,如何来防止领导干部“价值错位”发生呢?笔者认为,一要坚守奉献为“人”之道,把职务价值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上。要充分运用各类先进典型事迹,启发各级领导干部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职权,应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推不掉”的责任感、“坐不住”的使命感,体现自己的职务价值。二要坚守清廉为“官”之道,把职务价值体现在为党争光上。要教育他们牢固树立执政为民、廉洁从政的理念,把清廉为“官”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当一个“包公式”清官、“海瑞式”廉官、孔繁森式好官。三要坚守纯正为“友”之道,把职务价值体现在为民干事上。通过经常性的提醒和监督,让每一个领导干部时刻明白这样一些道理:坚守“君子之交淡如水”之则,多交畏友、诤友、益友、善友。四要坚守大义为“亲”之道,职务价值体现在为国家、为人民高度负责上。教育和引导他们守住手中权力永远姓“公”不姓“私”的铁律,摆正“大家”与“小家”、组织与个人的位置,处理好做人与做官、责任与权力、自律与他律的关系,永做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领导干部一般都要经受如何作为的抉择,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应对的竞争与挑战相对更多,必须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提升工作,防止“心理危机”。领导干部的职业,既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也是一个高危的职业,还是一个高频竞争的职业。应当肯定,在履职尽责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同志政治上是成熟的,但也有一些同志心理承受能力有时显得比较脆弱。有的把分管地区、单位和个人的政绩排位看得过重,对上级领导的看法想得太多,一旦事与愿违,心理就忐忑不安,寝食难安;有的头上顶不起事,心里装不下事,一旦遇到大活、急活、复杂活,心理就不堪重负;有的过分追求自己的仕途前程,一旦不能如愿以偿,心理就失去了平衡;有的能力与职务、岗位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接受时间急、标准高的任务,就陷入能力和心理双重危机等等。笔者认为,防止领导干部出现心理危机,最关键的是要在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上下工夫:一是提升“不服输”的思想境界,让他们在工作任务面前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二是提升“不盲攀”的思想境界,让他们在名利得失面前始终保持凝心静气、淡定平和的心态。三是提升“不推脱”的思想境界,让他们在责任和挑战面前始终保持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心态。四是提升“不刻意”的思想境界,让他们在仕途进步面前始终保持相信组织、顺其自然的心态。

领导干部一般都是公众关注的重点,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苦衷与无奈相对特殊,必须做好经常性思想调适工作,防止“精神抑郁”。领导干部在世人眼里,不论职级高低都是一个“官”。局外人看他们光彩照人,但他们内心也经常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别人体会不到的惆怅、苦衷、忧虑、闹心、烦恼、无奈。因为他们自认为自己是个“官”,所以有多大的不高兴只能在心里“闷”着;有多少疙疙瘩瘩,也只能在心里“憋”着;有多少紧张、忧虑、不安,也只能在心里“压”着。事实证明,有这种心态的人,如果能经常跟领导汇报汇报,和同事诉说诉说,与下级沟通沟通,在家里磨叨磨叨,精神压力就会得到排解或舒缓。因此,各级组织要尽力做些有针对性地思想调试工作,帮助他们从烦恼、忧愁和压力中解脱出来。一是教育他们遇事往远处看,不要一筹莫展。坚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难事更考验人、更历练人、更锻造人。二是教育他们遇事往高处站,不要一厢情愿。三是教育他们遇事往好处想,不要一蹶不振,促使他们始终保持健康、乐观、向上的干事激情。四是教育他们遇事往大处算,不要一意孤行。要重点算好“五笔”账:即理想信念上算好“高低”账,不因自己动摇做出追悔莫及的事;履职尽责上算好“大小”账,不因自己失职渎职使党和人民事业受损失;物质追求上算好“得失”账,不因自己贪婪之心失去为党、为人民工作的权力;生活情趣上算好“对错”账,不因追求低俗而自毁声誉;个人前途上算好“进退”账,不因违法违纪而葬送前程。这几笔账算清了,才是真正算清了大账、得到了大头,才不会遗恨终生、出现“精神抑郁”。

(作者系中共河北省张家口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