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我国知识产权收益分配政策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www.folksfolks.com 2011-09-07 15:44  邸晓燕 赵捷 张杰军 来源:《学习时报》    我来说两句

知识产权收益分配是影响技术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收益分配政策方面存在一些阻碍成果转化的因素。

我国知识产权收益分配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1.科技成果的产权归属明确,但对收益有不同理解。200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再次明确规定了国家财政性资金资助的科研项目中产生的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问题,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法律形式的“拜杜法”。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规定,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或者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所形成的发明专利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和植物新品种权,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外,授权项目承担者依法取得。

从法规中可以看出,和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也将知识产权的所有权给予了项目承担单位。但是所有权具体指哪些权利,是否由此带来的产业化收益也赋予完成单位,法律法规中并未明确。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在承认财政资金形成的各类知识产权授权项目承担者依法取得之后,还规定“项目承担者因实施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知识产权所产生的利益分配,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的,按照约定执行。”可见利益分配并未随所有权一同赋予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承担单位认为,既然产权归属明确,相应的收益支配也完全应由单位决定;而管理部门认为,产权虽然是单位的,但收益并不必然与所有权一致,收益如何分配不能完全交由单位处理。

2.法律与部门规章制度配套不完善,实际操作中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成果转化。实际操作中,各个部门出于自身权能职责的考虑,出台的各类约束办法,往往出发点不一,侧重各有不同,有些规章与法律和行政法规导向不一致,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对科技成果转化造成了不利影响。

科研单位不能自主支配转让收入,弱化了科研单位进行成果转化的动力。有关部门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角度出发,主观意图是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却在客观上降低了科研单位从事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普遍遵循“谁完成、谁拥有”的原则。然而,我国对财政公共资金形成的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有的部门仍然遵循传统观念,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管理,并且将所有权定义为国家所有,与一般国有资产等同加以管理。例如,中央级事业单位用股权方式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被管理部门视作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按照2008年财政部的《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来管理,单项价值在800万元以下的,由财政部授权主管部门进行审批,主管部门报财政部备案;800万元以上(含800万元)的,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审批。造成审批程序繁琐、耗时长,极易错失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市场良机。

3.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分配比例有待规范。目前来看,我国个人享有的收益比例较高。对于发明者个人及其团队的激励,近年来得到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重视。我国行政法规中对个人奖励最低限甚至要高于发达国家。《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的通知》规定,“以技术转让方式将职务科技成果提供给他人实施的,应当从技术转让所取得的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20%的比例用于一次性奖励”,未设奖励上限。由于没有规定个人所得的上限,导致对个人分享部分自由量裁空间过大,涉及国有资产问题,财政部和国资管理部门审批困难。

对于发明人所在院系或实验室,也缺乏稳定比例的收益分享。院系或实验室是产生发明的基本组织单位,享有一定比例的收益,有利于激励持续性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产生更多的成果。院系或实验室如何享有收益,享有多大比例的收益才适当,还没有形成合理的规范。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