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智:强化科技支撑 保障农产品供给
www.folksfolks.com 2012-02-03 17:02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我来说两句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了,这是中央在新春到来之际送给广大农民的一份大礼包。一号文件的主题是科技创新,目标是保障农产品供给。《意见》共分六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对保障主要农产品(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供给进行部署,侧重于从投入、补贴、金融、土地政策等制度角度强化农产品供给的制度建设。第二部分部署了2012年的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工作。第三部分部署了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目的在于把科技创新成果尽可能地扩散给技术的接受者--农业企业和农户。第四、第五部分从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为技术创新和推广创造条件。第六部分从市场流通角度完善农产品供给的外部环境。 一、农产品供给偏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 我国的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农业人口人均耕地只有半公顷左右;同时,水资源严重短缺,是世界上13个最贫水国之一。因此,尽管自2004年以来粮食产量“八连增”,连续五年超过了一万亿斤,但总得看来,粮食的供求矛盾仍然日益尖锐,并且自给率已经从上个世纪的95%以上下降到90%以下。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基本处于净进口状态,大豆进口量从2000年的1042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5480万吨,玉米进口量从2000年的0.03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157.24万吨。尽管稻谷、小麦供大于求,但总体来看,我国粮食已经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目前能够保证完全自给的主要是小麦和稻谷两种产品,其他产品的自给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大豆,基本上整个产业链条都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我们自己的发言权很低。大豆产业当然很重要,但如果这一现象发生在作为主粮的稻谷和小麦领域,则后果不堪设想,必须未雨绸缪。 部分农产品结构性短缺凸显。在棉花供给方面,我国自2002年入世后,棉纺制品出口量剧增,国内棉花生产供不应求,棉花进口量大幅增加。2001年我国成为棉花净进口国,2003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棉花进口国,2004年以后,棉花进口量更是大幅度增长,2010年达到了284万吨。在植物油供给方面,2002年以来,随着国内植物油消费量的增长,植物油进口量也呈现出增长趋势,并于2007年达到进口量的峰值837万吨。此外,部分品种结构性短缺还体现在优质农产品的短缺上,“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毒豇豆”等事件的发生使消费者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而国内市场供不应求,由此加剧了这些农产品的短缺,如近几年奶粉的大量进口就体现了这一点。 问题在于,解决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供给问题,仅仅依靠进口是不可靠的。从历史的经验看,进口只能作为调剂国内农产品余缺的手段,而不可能全部弥补国内农产品供给的不足(少数农产品除外),尤其是大宗农产品更是如此。我国农产品的进口收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1)国际市场上主要农产品的贸易量有限,我国大量购进,必然影响其他国家(如大部分非洲国家),并且价格也会大幅度上升。容易造成我国作为一个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不负责任的负面国际形象。(2)我国对农产品需求的数量大、品种多,而目前国内、国外的运输能力都是有限的,并且最重要的是运输及其有限。一旦马六甲海峡一带出现局部战争,即使不是针对我国,农产品的运输也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制约。(3)主要农产品的供给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主要农产品价格也是整个价格体系形成的基础。如果进口的数量过多,必然会造成国内农产品市场的不稳定,也给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从长远看,保障农产品供给的最主要条件应该是科学技术进步,具体说来,一是科技创新,二是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可见,今年的一号文件的确抓住了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2-03]进一步突出农业 科技创新的重点
- [ 02-02]一号文件:四大举措打通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