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徒困境
郝演苏认为:“传统单一卖保险的营销员将来肯定会大量萎缩,为了求生存必然会转化成多元的金融产品销售中介。”
“真要实现金融混业经营了,只提供单一保险产品的营销员还能走多远?”东莞的海经理很早就开始担忧,将来其它金融机构能卖人寿保险后,保险营销员是否会出局。
其实,即使没有混业经营,330万保险营销大军的生存状况也不容乐观。
由于与保险公司签的是代理合同,营销员不算正式员工。保险公司管他们叫“外勤”,以区分“内勤”的正式员工。零底薪,无“五险一金”,展业各项成本全自掏腰包,在公司拿一张纸都要付费。缺乏起码的保障和归属感,使得保险营销员的总体流失率居高不下,每年均高于70%。
公司与营销员陷入囚徒困境中。明知合作才能共赢,但公司不愿让利以改善营销员待遇,又要求他们倾注全部精力销售自己的产品,而营销员为自保也不愿忠实于公司。不论为生存,还是求发展,聪明的保险营销员已悄悄地向“全能金融管家”转型。
最早的个人混业经营来源于产寿险交叉销售,在广东2005年向寿险营销员买产险就已常见,不少公司为企业客户定制的团险大单也包括寿险和产险等一揽子计划。
“从产险入手开始最简单,一来客户有车有需求,二来产险条款简单,多为短险,服务也都由保险公司提供。”安盈财富管理中心总裁李元说。
除了汪希这种高级营销员的“私对公”模式,另一种情形是“干私活”。即在未得到公司允许的情况下,营销员私下代售其它公司的保险产品,或是其它金融产品。一险企人资主管称,“因为增员日渐困难,不少公司对此视而不见。”
保险营销员陈毅便是其中一员:“跟其它金融机构的销售人员私下合作,先约定好如何分成,展业时向客户推销。”最开始是帮银行开信用卡,一张才给50元,大部分老营销员不屑于做;基金产品则主要是银行和网络销售,一费用少,二销售麻烦,保险营销员很少卖得动;而信托产品有千分之五的提成,在他手里就能完成销售,客户都不需去信托公司。
目前,即使是金融牌照较为齐全的中国平安(44.37,-0.54,-1.20%),也只允许公司营销员“交叉销售”平安旗下的产品。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认为,法律没禁止保险营销员销售其它金融产品,营销员跟公司签订的代理协议只限定其不可销售其它公司的保险产品。“至于其它金融产品的销售资质,如果他没牌照,可以挂在有牌照的人名下,只做个中间人。”
市场有 “一站式”金融服务的需求,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郝演苏认为:“传统单一卖保险的营销员将来肯定会大量萎缩,为了求生存必然会转化成多元的金融产品销售中介。”
- 2011-02-11兴业银行斥8亿元控股联华信托 推动银行混业经营
- 2011-01-20东镀古玩城尝试"混业经营" 多家酒店茶馆进驻(图)
- 2011-08-02私家车“油改气”年审未必通过 保险不赔付
- 2011-08-02苏渝:养老金、保险资金是否应入股市值得商榷
- 2011-08-02四城市扎堆筹建保险交易所 经营范畴还尚不明朗
- 2011-08-02基本养老保险“可续可转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