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下午,银川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称,从7月30日开始,银川市流传出某机构到银川进行突击检查,而且处罚力度很大,处罚金额甚至达到几十万元的消息。截至8月1日,共有14个市场近3000户经营户关门停业。参加发布会的市工商局局长和质监局局长均表示,经过与上级部门的联系确认,近期相关部门没有在宁夏开展相关检查活动。
一听到突击检查的消息立即关门歇业,银川商户上演的这一幕“大戏”耐人寻味。为什么要关门歇业躲避风险呢?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不否认有商户存在“售假心虚”的可能性,但是,14个市场近3000户经营户关门停业,这恐怕不仅仅是商户们的问题了。也许他们害怕的不是突击检查,而是突击检查背后的罚款问题;经营户们躲避的风险未必都是经营假货的风险,而是逃避莫名“被罚款”的风险。
目前,银川工商局要求各综合市场内要通过公告的形式动员停业的经营户开门营业,他们还提醒经营户要提高自律意识,正确对待正常的执法检查,同时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工商部门的提醒善意且诚恳,但是这样的提醒能缓解商户们对突击检查的焦虑和恐惧吗?
和“银川3000商户听闻突击检查纷纷歇业”的新闻相互映照的是,《人民日报》8月3日曝光了“云南罗平工商局下达罚款指标,完成者双倍返还”的丑闻。在云南曲靖市下辖的山区小县罗平,去年以来全县普通商户们一直被执法部门乱罚款所困扰。其中,商户们产品质量被抽检,自己要掏检验费,多则两千元,少则几百元。商户们难道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吗?他们都知道《产品质量法》有“不得向被检查人收取检验费用”的规定,但是在执法部门有法不依、公权不受监督的现实里,商户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自我保护呢?
如若把这两则新闻对照起来,还会有多少人去怀疑商户们躲避检查是因为自己“售假心虚”?银川3000商户在突击检查的传闻前纷纷关门歇业,这其实扇了“罚款经济”一记耳光。去反思的不应该是关门歇业的商户们,而恰恰是政府执法部门。商户们为何对正常检查“杯弓蛇影”,执法部门其实心知肚明。 -陈方 (作者系职员)
- 2011-08-03银川3000商铺听信传闻停业 市政府紧急出面澄清
- 2011-08-02微博助力银川市网络问政、党务公开见实效
- 2011-08-02宁夏银川允许民间资本投资黄河大桥
- 2011-08-01“百奔之王”奔驰巴博斯亮相银川国际汽博会
- 2011-08-01银川汽博会:展商各出妙招给力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