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上市公司 > 正文
深长城30日涨幅达45% 举牌案谜团扑朔迷离
money.fjnet.cn 2011-09-01 10:37   来源:新快报    我来说两句

具体来看:

2009年2月17日,汕头特区晚报刊发名为《濠江珠浦社区企业家数年捐款近亿造福乡里》的报道,其中提及:改革开放以来珠浦社区出现了许多成功的企业家,据珠浦慈善会会长黄振顺介绍,在黄振达、黄光苗、黄光升等知名企业家带动下……几年来,黄振达捐建珠联大道等公共福利慈善事业约4000万元,黄光苗捐建珠浦卫生院与筹建乡里文化公园的款项达2500万元……

据珠浦社区官方网站介绍,该社区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达濠岛中部,辖区总面积10平方公里,人口约2万人。

记者再多方核实上述报道,可确认其中的黄振达为广东联泰集团董事长、黄光苗为深圳中洲集团董事长。据深圳潮汕商会提供的信息,两人同为杰出的潮汕商人,现均任名誉会长。

在商帮文化浓郁、族脉关系紧密的潮汕商人中,若说出生同一乡里的黄振达、黄光苗两人无任何关联,实难令人信服。

同时,广东惠州市政府网站在公告历年大事记时还披露出一则信息:2005年9月23日上午,惠阳区领导王寿铨、邓炳球、吴卫华等在深圳中信大厦与中商国际投资公司负责人黄振达、黄光苗等举行合作投资项目签约仪式。下午,王寿铨、邓炳球、吴卫华等到深圳新国线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参观考察。

若两人还曾经共事,是否可构成关联关系,进而在深长城举牌案归为一致行动人?这还需监管部门的进一步调查。

4“获益”不浅 深长城与“中洲”多项合作

但另一方面,表面上,黄振达控制的“联泰系”是深长城重要股东;实际中,黄光苗的中洲系因与之存在多项业务合作,论“渊源”或更为深远。

深长城2005年至2010年的6份年报,均披露了其与中洲系进行过的多项金额巨大的合作。如2005年5月28日,深长城与中洲集团签订《宝安宝城旧城改造项目投资协议》,总投资为36亿元,其中中洲集团投资29.52亿元,占投资总额的82%;深长城投资6.48亿元,占投资总额的18%。据当时公告,该项目由中洲集团独立经营,深长城全程参与该项目的监管,项目收益按照投资比例进行分配,双方分步骤分期投入其应投入的资金。

但该项目却并未实际推进。截至2009年12月31日,深长城已累计支付项目投资款计5.8亿元,中洲集团却仅为2.9亿元。几年内,两公司先后签订了《补充协议书》、《补充协议书(二)》、《项目终止协议书》。

最终,中洲集团通过关联方中信华南深圳公司向深长城返回投资款本利共计7.08亿元,一个高达36亿元的“画饼”项目5年后方告落幕。其结果,对深长城而言,全力投入资金,却似做了一笔长期低息拆借;对中洲集团而言,投入资金不到承诺额1/10,反从深长城处实现低息融资。

再以2010年4月21日南方都市报刊发的《深圳宝安26区旧城改造停滞6年繁华之地变废墟》调查报道来看,该项目存在多处疑惑与玄机,中洲集团扮演的角色与初衷耐人寻味。

此外,深圳证监局2008年对深长城提出的整改意见也显示:其与中洲集团合作宝安旧城改造项目,曾未经董事会审议,在共管账户之外,以借款给长城物业的方式间接承担宝安旧城改造项目的部分支出。由此,深长城不仅未履行“监督”职责,反投入大量资金,其动机同样耐人寻味。

除宝安旧城改造项目外,近几年深长城与中洲集团还有不少合作,在监管部门的整改意见中,多显示出利益输送的痕迹。如深长城旗下盈灿公司承包惠州市博物馆、科技馆工程项目时,为惠州中洲投资公司垫付工程款。

回查公告,2006年10月20日,盈灿公司与惠州中洲投资公司签署《惠州市博物馆、科技馆总承包施工合同》,此后双方还多次签订了补充协议。

根据上述协议,盈灿公司在承包施工过程中,为惠州中洲垫付部分工程款。后惠州中洲陆续向盈灿公司归还了部分欠款,截至2007年12月31日,盈灿公司确认施工业务收入计9630万元,尚应收惠州中洲结算工程款计463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也是在深圳证监局提出整改意见后,2008年12月25日,中洲集团才向深长城提出明确的还款计划。

种种迹象显示,中洲系在与深长城的业务合作中“获益”不浅,若此次证实其与“联泰系”却存关联关系,便意味着深长城极有可能早被“黄氏”所掌控。(综合《上海证券报》)

声音

业内人士指出,在并未查实中洲地产最终实际控制人以及未核查相关账户购买深长城股票资金来源的情况下,仅凭瑞昌捷等相关股东的书面说明、访谈和对部分自然人电话访谈情况,得出瑞昌捷等相关股东与深圳市中洲房地产有限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之间不存在一致行动人关系的结论,可能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该人士同时指出,若这些神秘的“黄”姓人士与“联泰系”真有关联,那么“联泰系”持有深长城比例将超过30%,要么要约收购,要么立即减持。对此,本报将继续密切关注。

(新快报)

责任编辑:林晨昱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投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