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财经观察 > 正文
李若愚:长期低利率有多重危害亟须改变
money.fjnet.cn 2011-09-05 09:36   来源:上海证券报    我来说两句

其次,中美利差与热钱流入、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没有直接关系。中美利差变化与NDF市场人民币升值预期相关性并不显著。具有很强投机性的国际游资进入我国投机套利不会满足于待在银行赚取有限的利息,而是进入投机潜力巨大的股市、房市等,从中渔利。

再次,我国低利率有利于企业扩大出口,刺激资产价格膨胀,激发热钱流入的兴趣,进一步强化国际收支“双顺差”,从而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以低利率来对抗人民币升值压力和热钱流入,适得其反。

因此,在利率调控上,要从国内经济运行需要出发,不能囿于“三元悖论”,利率调整不能被热钱和升值压力束缚住手脚,应通过适度加快人民币升值和打击热钱来为国内利率调整争取空间。

3、破除加息伤害经济增长的悖论。

我国利率政策的调整是相机抉择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物价变动、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等多重目标。在最近三轮通胀导致“负利率”时,加息均迟迟无法成行,担心加息会损害经济增长可能是决策层的主要顾虑。

这一认识也经不起推敲。一方面,低利率助长的是粗放式经济增长,而这样的增长方式恰恰是我们需要改变的。通过牺牲速度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经的阵痛。为实现经济转型,我们需要提高对经济增长减速的容忍度。另一方面,如果利率水平的调整只是由低(负)水平回归到中性水平,加息对经济增长的“杀伤力”就不会很大。中性的利率既不是从紧,也不是宽松,对经济增长既不刺激,也不抑制,不仅有利于维护与适度经济增长相适应的通胀水平,也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适时适度加息,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

1、选择合适时机适度自主加息,改变存款负利率状态。

截至今年7月末,我国存款负利率现象已持续18个月,由于物价保持高位,通胀压力犹存,如果年内不加息,“负利率”持续时间将超过两年。长期负利率会带来经济运行的扭曲并积聚金融风险,而且名义利率长期保持低位也是对利率工具本身的弱化,一旦需要降息,根本没有足够的空间,名义基准利率降到零后,很快就会进入“流动性陷阱”。为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适度加息,缓解负利率。加息应小幅、渐进,为减小对经济的冲击,可选择不对称加息,只上调存款利率,贷款利率暂不上调。

2、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逐步将加息预期转变为市场定价。

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将是提高利率的过程。“十二五”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机遇期,要争取取得明显突破。目前我国尚未实现市场化的主要是人民币存贷款利率,逐步取消存贷款利率管制是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最为艰巨的挑战。

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在条件尚未成熟时贸然放开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其结果可能是金融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发育还不够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尚未建立,监管机制仍需改进,这决定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能大跃进,要依照“逐步渐进,试点推进,区别对待”的原则有规划、有步骤地循序渐进。

当前可逐步放开贷款利率的下浮空间,同时允许存款利率向上浮动一定幅度,存款利率上浮可首先在具备了财务硬约束条件的金融机构中试点。为避免过度竞争,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需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商业银行定价行为,防止利用不正当手段开展竞争。对中小金融机构采取必要的支持措施,可对其设立一个3-5年过渡期,给其必要的资金支持及税收优惠。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林晨昱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投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