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鼓励更多机构和个人参与新股网下申购
中国证券报
中国证券业协会投资银行专业委员会16日召开“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与会人士建议,鼓励更多具备较强定价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参与新股网下申购,逐步引入更多估值标准,适应各类发行人新股估值与定价的需要,尽快出台老股转让操作细则。
与会人士认为,《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落实,将从三个方面起到作用:第一,加强信息披露,有利于市场的自身成长和监督;第二,加强对市场参与主体的约束,有利于各市场主体进一步归位尽责。第三,推动新股发行市场化进程,有利于缓解新股发行中的“三高”和“炒新”。
对于《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的“实现发行申请受理后即预先披露招股说明书”,与会人士认为,这项措施有利于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增强公众投资者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抑制发行人造假,建议总结今年2月1日提前预先披露时间的实施情况,适时进一步提前预先披露时间。
关于“扩大询价对象范围”的相关措施,与会人士建议,放开对主承销商自主推荐的合格询价对象(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的数量限制,鼓励更多具备较强定价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参与新股网下申购。引入个人投资者可以有效丰富定价群体的组成,有利于合理定价,但鉴于中小投资者缺乏专业性、定价能力较弱,建议对个人投资者作为询价对象规定一定的资产规模、投资经验等条件。
对于“提高网下配售比例,建立网下向网上回拨机制”,与会人士认为,《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的“向网下投资者配售股份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本次公开发行与转让股份的50%”,是一个较为平衡的方案,既通过提高网下配售比例强化了对询价对象报价的约束,也照顾到了网上中小投资者的参与意愿。《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关于回拨机制的要求较为刚性,建议适当增加灵活性,允许主承销商设定回拨机制,根据市场情况合理分配网上发行和网下配售的比例。
关于“引入独立第三方对拟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进行风险评析”,与会人士建议,引入多家具备研究实力的第三方机构在招股文件正式披露后,解读发行人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并在指定媒体发布供中小投资者参考。对于引入的第三方机构,应重点关注其独立性和公正性。
关于发行价格市盈率参照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的相关规定,与会人士认为,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对于新股定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今年以来发行的新股价格基本接近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此项改革措施是最终实现发行定价市场化的一项可行的过渡方案,在现阶段能有效降温“三高”现象。建议完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标准,逐步引入其他估值标准,如行业平均市净率、行业平均股息率等,体现估值方式的多样性,适应各类发行人新股估值与定价的需要。
关于老股转让,与会人士建议,在《指导意见》中明确相关原则,并尽快出台操作细则,包括启动老股转让的时点和程序、转让范围和定价、转让所得资金和增持监管等。
此外,与会人士认为,赋予券商自主配售权,可将发行人与投资人的利益平衡问题放到券商内部,券商才能从利益上真正做到“中立”或接近“中立”,这是保证新股定价公平的基础,建议后续改革中可以引入。还有代表提出,希望对《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一些操作细则可予以明确,如超募资金用途是否需要股东大会决议明确,对监管层审批及上发审会时间是否存在影响;存量股发行量是否计入公开发行的股份,作为公开发行股份不低于25%的满足条件;个人参与网下申购的规则是否可参照推荐类询价机构的参与规则;老股东卖出股票后锁定的资金利息如何计算,是否可以提前支取等。
证监会相关业务部门和协会负责人参会。协会负责人表示,证券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正确认识目前推出的改革措施的阶段性特征。协会将持续跟进、配合改革工作,进一步听取和反映行业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以投行专业委员会为平台做好相关工作。
- 2012-04-07虚构股票投资项目搞网络传销 女子4月敛财200万
- 2012-04-06黄金百科:黄金股票
- 2012-04-01杏林老人珍藏半世纪前老股票 寻找内行人鉴定
- 2012-03-20苹果公司将斥资450亿美元用于分红和回购股票
- 2012-03-19假如股票像白菜一样卖
- 2012-03-13微博论市:吴晓求等激辩股票印花税调整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