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绿化治荒获双赢
22个水土流失重点县是福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水土保持改善的不仅是生态,更重要的是民生。
长汀水土流失是“烧出来的”,怎样一步步形成,就怎样一步步弥补回去,他们把这叫“反弹琵琶治理法”。在三洲乡,昔日众人皆知的“火焰山”,通过引进东魁杨梅,采用“草牧沼果”的生态种养方式,变为了闻名遐迩的“花果山”。如今,全乡共种植杨梅1万多亩,产品远销浙江、江苏等地,种植户年均收入近万元。
安溪崩岗治理模式成为全国典型。在洋坑崩岗区,最大崩岗年流失泥沙3150立方米。2006年以来,安溪县在崩岗地强度削坡,修建成近200亩阶式梯田,种植茶树、经济林,养殖生猪,变水土流失区为循环经济区。如今,这里年可出栏生猪6000头,还为200多亩茶园、菜园及周边80多户村民提供沼液、沼气等肥料清洁能源。
清流在水土流失区以“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技术”的经营模式,发挥综合优势,形成集产、供、销于一体的生产联合体。目前,全县已引进景秀园林、桂园生物等20多家生态龙头企业,带动农户800多户从事苗木、茶叶、油茶等特色产业,带动了水土流失区的经济发展。
绿竹具有护岸护堤、保持水土的功能,是福安的一大特色资源。在福安境内104国道两侧和赛江沿岸,已基本形成一条以绿竹为主的绿色长廊,保护着赛江两岸11万亩耕地。如今,福安绿竹6.5万亩,年产绿竹笋6000吨,年产竹材5万吨,总产值达4490万元,成为当地农民奔小康的主打产业之一。
……
从濯濯童山到林繁果多,从地瘠人贫到水丰民富,实践中,22个水土流失重点县因地制宜,摸索出了“上截、下堵、中绿化”、“变崩岗侵蚀区为经济作物区”等各具特色的治理模式,当地百姓见证了由“红”变“绿”、由“绿”变“富”的历程。
卫星遥感数据显示,去年我省22个重点县水土流失总面积降至5935.30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3.12%,比2008年调查时减少了491.21平方公里。
回眸福建水土流失治理之路,“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长汀水保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从省里到县里、从县里到乡镇,一代又一代的福建人以小流域为单元,采取生物、工程和农业耕作相结合的方式,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治理,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共赢。
- 2012-05-16省督查组调研漳州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情况
- 2012-03-23福建省领导赴平和调研扶贫开发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 2012-03-22省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指导组到南安调研
- 2012-03-13闽清开展水土流失治理暨义务植树活动誓师大会
- 2012-03-05福建省领导调研水土流失治理和扶贫开发工作
- 2012-02-29省水利厅:全面完成今年200万亩水土流失治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