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保险的时候,代理人说这款产品要停售,但是停售三个月以后,又开始卖了,我是不是被忽悠了?”有过买保险经验的人,存在这样的疑问不算稀奇事。
对此现象,上个月底,中国保监会发布新规,要保险代理人不得以“停售”进行产品促销。昨日,记者走访江城各大保险公司的资深保险专家,揭开保险停售的面具伎俩,让市民认清消费陷阱。
陷阱一
理赔率太高,公司亏本
一听说要涨价,消费者就会不自觉地掏钱抢购。保险代理人也利用了客户的这种心理,来抓紧推销。
“产品赔付率太高,让公司亏得太狠,所以不能卖了,新产品要涨价。”硚口的朱女士买保险的时候,就是冲着代理人的这句话一口气买了三份同款保险。代理人称,过段时间,研究出新的产品方案,涨价后重新上市。“可是我发现,过了一个月,产品还是没有停售。”
专家揭秘
产品设计严密不会亏本
一款保险产品上市并不是单纯地靠出售价格和理赔价格来算盈亏,还包含死亡率、公司投资收益率、康复率、疾病发生率等多重因素,产品上市前会有专门的设计人才对市场进行调研,然后才定价。除非发生重大灾难,一般的寿险产品保险公司很难出现亏本。
陷阱二
停售又卖,卖了还要停
江汉区的万女士遭遇到的停售推销手段更加高明,代理人出于“关系不错”,透露内幕消息给她,说推销给她的这款分红型产品曾经卖得很火,公司觉得不划算,停售了,现在回馈老客户重新上市。“他说只有老客户才有资格买,而且只出售两个月就又要停售。”
见到如此大的“福利”,万女士赶紧给自己和丈夫各买了一份该产品。事后回想,发现自己是一时冲动,根本不需要该款产品,反而为了支付保费,套牢了更多家庭资金。
专家揭秘
想停就停无需审批
目前,中国的保险监管方式是,保险公司每款新产品的上市都要经过保监会有关部门的审核批准。但在产品停售上,却不需要审批,产品何时停售,怎样停售完全都是由保险公司单方面决定的。有些保险公司甚至将产品停售列入每年的营销计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