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序生产导致酒娘市场遭遇“滑铁卢”
市场热销背后,藏着隐患:1999年前后,眼看罐装酒娘销路好,大厂小厂一拥而上,导致产品供大于求。一时间,厂子与厂子之间不比质量比价格,形成恶性竞争。更糟糕的是,部分厂家缺乏意识,质量关没把好,导致市面上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还出现过少量产品变质变酸、酒精度太低、甜度太高等。
“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劣质产品虽不多,却伤了消费者的心。”齐林根说。
宁化客家酒娘的市场表现像坐过山车一样,从峰顶跌到了低谷。经过市场的选择与淘汰,短短三四年时间,多数的酒厂倒闭了。至2004年,只有嘉源、客家人等坚持质量的厂家继续发展。“我们几个合伙人都是以前宁化酒厂的职工,做酒娘就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不能丢也不想丢。”齐林根说,他们坚信,酒娘还会得到市场的青睐。
这次市场惨痛经历让生产厂家深刻地认识到了质量的重要性。嘉源和客家人这两个还坚持生产的厂家对生产流程的卫生条件等进一步把关,半自动生产线也改成全自动生产线,并设立化验室等,使产品质量进一步稳定。
同时,两家企业积极开拓县外甚至省外的市场。齐林根做酒多年,凭借在广东、浙江的人脉资源和网络营销,在苦心经营之后,顺利打开了广东、浙江、江西等省部分地区的市场。而客家人则在礼品酒上做足功夫,在厦门等地都有经销商。
客家小吃产业化带来酒娘市场新机遇
“宁化客家酒娘一定能做成产业。”老张虽然已退休,但多年来一直关注着客家酒娘的生产发展。
如今,宁化酿酒业的业内人士也有一个共识:客家酒娘要发展为产业,要从技术工艺的改进、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包装提升等方面进行不懈地努力,只有准备充分、蓄足势,才能高飞。“地方政府要出台标准、办法,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通过引进一些大企业,培育龙头企业,带动酒娘生产形成产业。”老张说。
齐林根强调,市场开拓不容小视,宣传、整体的形象策划等,都亟须提升;产业发展需要多方面齐头并进,前期最好要有政府的扶持、引导。
嘉源酿酒厂主管技术的杨秋跟则提出,在生产宁化客家酒娘的同时,也应该力推同系列的陈酒(宁化俗称“翠红酒”),推出月子酒等功能酒。“‘翠红酒’与酒娘工艺基本相同,也是以糯米为原料,但发酵时间长,酒精度更高,糖分更低,可以做出高档的年份酒。只有宁化客家酒娘的品种系列化,才能使季节性很强的客家酒娘做大做强,四季常青。”
可喜的是,今年3月,宁化客家小吃产业化发展方案出台,目前相关推进工作正紧锣密鼓展开。借着宁化客家小吃产业化的东风,许多人对宁化土特产特别是客家酒娘有了重新认识。“客家酒娘作为客家特色的酒品、饮品,肯定会被客家小吃的产业化发展带动起来,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宁化县客家小吃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张金炎充满信心。
- 2012-06-29宁化一气站一月竟出2起事故 爆燃损害谁来偿?
- 2012-06-29农家停水找供电 供电所为保全镇安心越权抢修
- 2012-06-29宁化城郊乡:“三项奖励”惠及诚信计生户
- 2012-06-29弘扬苏区精神推动跨越发展 “红旗如画”看宁化
- 2012-06-22八一七北路恢复机动车双向通行 宁化路禁行延期
- 2012-06-14占地面积投资均属台江第一 "霸气"宁化小学有望9月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