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王砚丹
一百多年前,达尔文总结的自然界进化法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8个字显然也适用于证券行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2012年共有114家证券公司,当年全行业大兴创新之风。有业内人士预计,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实力雄厚、享有先发优势的大券商会逐渐成长为 “中国的高盛”;而实力弱小的券商则可能最终淹没在“金改”大潮中。
券商行业这种“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面在2012年已经初露端倪,而厦门证券的业绩变化则是诸多券商强弱变化过程的生动写照:该公司上世纪90年代曾风光一时,但时至今日公司仅靠经纪业务过活,去年净亏损达3616万元。
仅有四项业务资格
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得到一份厦门证券2012年未经审计财务报表。这是一家资历悠久的老牌券商,成立于1988年,上世纪90年代曾经辉煌一时。不过,25年以后,位于美丽海滨城市的厦门证券早已不复当年之勇。2012年,公司仅实现了1.13亿元营业收入,营业支出却高达1.48亿元,净亏损达3616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6年以来厦门证券最不好看的一份财务报表。2006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219万元,2007年大牛市最疯狂的时候这一数据飙升至1.15亿元。2008年尽管A股遭遇大熊市,公司仍然实现了5655万元的净利润。2009年小牛市又让公司业绩有所反弹,当年净利润为7681万元,2011年靠营业外收入净利润才扭亏为盈。而从2012年情况来看,公司经营恶化程度可谓有增无减。
业内人士认为,厦门证券现在只取得了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财务顾问、证券投资基金代销四项业务资格,收入的九成以上都来自于经纪业务和利息净收入,因此不难理解为何现在陷入困境。
20年未增资扩股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资本市场野蛮生长却欣欣向荣,厦门证券也曾享受无限荣光,特别在投行业务方面引起过业界广泛关注。即使在今天的艰难时世中,公司仍不能忘记昔日辉煌。
厦门证券官网上 “公司大事记”一栏显示:1993年公司首次开展投行业务,担任厦门四家企业股票发行总协调人;1995年取得了“厦华电子”A股股票发行副主承销商资格。1997年3月公司推荐“北海招商”在深交所上市,担任“成都商场”配股主承销商,担任厦门厦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A股发行主承销商,担任“振华科技”A股股票发行的副主承销商,担任“华意压缩”配股的副主承销商;1999年担任 “厦新电子”配股主承销商,“厦门大洋”A股股票发行的主承销商和上市推荐人等等。
上述流水账一样的投行业务细节到1999年戛然而止。厦门证券也没作任何说明。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厦门证券董秘叶朝辉后获悉:“这是因为2000年以后证监会对券商进行分类监管。公司资本金规模太小,因此不再具有投行资格了。”
事实上,厦门证券已经二十年没进行过增资扩股。上一次增资扩股还要追溯到1993年,那一次公司将注册资本由1310万元增加至5000万元。而截至2012年底,公司净资本也只有1.92亿元,只相当于中信证券的一个零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