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截至10日,金融危机爆发后的5年多里,全球各经济体央行共计降息513次,“宽松联盟”从未像今天这样强大。尤其在日本央行于4月推出其史上最大规模的宽松措施后,多个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央行纷纷表示,将利用货币政策刺激停滞不前的经济,全球范围的宽松大势愈发不可阻挡。但遗憾的是,一波接一波的降息浪潮并未助力全球经济踏上快速复苏的征程,在羊群效应下,宽松货币政策已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反而加重了投资风险和通胀风险。
本月上旬,多家央行集中降息。2日,欧洲央行把基准利率降至0.5%的历史最低水平,并表示“对存款负利率持开放态度”;3日,印度宣布降息25个基点;7日,澳大利亚宣布将基准利率降至2.75%的历史最低水平;8日,波兰宣布降息25个基点;9日,韩国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10日,斯里兰卡央行下调回购利率50个基点;同日,越南央行将再融资利率由8%下调至7%。目不暇接的降息并未使全球宏观经济走出低迷的阴霾;超低利率这把双刃剑给资本市场和经济发展带来的长期效应究竟如何,尚难定论。
仅以日本为例,宽松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或许是喜忧参半。安倍晋三执政以来,美元对日元累计升值26.5%,仅今年就累计升值逾16%。本月9日,美元对日元汇率突破100日元关口。日元下跌的正反面影响均已在日本经济中显现。
首先,出口商销售额和利润明显增加,一些企业员工的薪资水平有了较大的上升预期。日本最大出口商之一丰田汽车在截至3月的年报中称:“日元下跌对企业销售利润的贡献达1500亿日元,推动公司净利润达9621亿日元,同比增长2倍。”日本政府调查显示,消费者信心和就业信心指标均达2007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安倍政府抗通缩和促增长的计划看似在逐步落实。
其次,在日本出口经济复苏的同时,日元贬值导致进口食品和能源价格飙升,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和居民家庭生活负担。日本经济学家认为,消费者最终将削减其他方面的需求来均衡家庭总支出,政府提振内需、扩大通胀的努力将受到阻碍。日本政府数据显示,去年11月至今年3月,日本国内石化企业的原油成本累计上涨14%,煤炭价格累计上涨13%,液化天然气价格累计飙升26%。石化企业表示,希望通过汽车和电子两大行业需求的增长,克服原料成本上升造成的负面影响。能源成本上升中受冲击最大的日本电力公司,已将客户电价上调12%至18%不等;那些不具备定价能力的小型企业,由于无法转嫁成本损失,只能在企业内部消化,或最终提高商品价格而丧失市场份额。
再次,弱势日元在提高日本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增加了海外子公司的成本,将迫使更多的生产商加大海外固定资产投资。丰田汽车公司近期宣布,已计划将更多的生产线转移到美国等消费终端国。在美英等发达经济体国家为提高就业率积极鼓励制造业回迁的当下,日本制造业外流可谓逆潮流而动,此举将导致日本的相关就业岗位流失。
此外,弱势日元促使更多资金流向了海外债市及股市等高风险资产。日本财务省最新数据显示,为弥补国内投资收益下滑的损失,在截至5月4日的两周内,包括寿险公司和银行在内的日本投资者净买入海外债券5143亿日元。巴克莱最新数据显示,在宽松潮涌动下,高收益率的美国垃圾债被投资者追逐,其收益率近30年来首次跌破5%;违约几率在50%以上的CCC级企业债券,平均收益率由1年前的10.13%降至6.77%,过量流动性带来信用泡沫风险已经出现,收益率已不再适合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机制。
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GDP)约占全球GDP的10%,日元狂跌迫使全球央行做出积极应对,但羊群效应下的降息通道难言就是通向经济复苏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