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9日,由中国福建、广东两省联合申报的“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是继2010年2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和2012年5月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之后,“侨批档案”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的申遗工作佳绩,也是福建省首个入选的世界记忆名录项目。在此申遗过程中,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积极配合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尽显中国银行的社会责任,助力“侨批档案”成功入选。
在福建的大部分方言中,“批”是“信”的意思,侨批俗称“番批”或华侨银信,是一种以“银信合封”为基本特征的特殊交往方式(参见图1),是华侨华人通过民间渠道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给家乡眷属的书信和汇款的合称。侨批属于民间“草根”文献,常以家庭为单位连续书写,点点滴滴地真实记录了福建侨乡及海外侨居地基层人民的生活实况,有着独特的历史文献和记忆遗产价值。侨批业产生于19世纪中期以后,繁荣于20世纪20-40年代,1972年国务院通知取消侨批业,直到1979年侨批业务归口当地中国银行统一管理后,国内侨批业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前后历时近150年。伴随着侨批档案的申遗过程,掀起了一股侨批收藏与研究的热潮,目前,侨批研究的内容已涵盖了华侨史、交通史、货币史、金融汇兑史、集邮史等诸多学科领域,并迅速地得到国际社会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的研究。
成立于1914年1月的福建中国银行,立足于侨乡社会的实际,早在1937年所辖厦门、泉州中国银行就针对闽南侨乡社会动荡、侨批信局时常出现倒闭而致侨胞汇款极感困苦的情况,成立侨汇组,承接了合昌信局(原由黄泳来经营,地址厦门磁安路)牌照,仿照侨批信局的办法,以银行信誉开办侨批业务,在东南亚各地建立侨批代理收汇网络,在闽南侨乡开展侨批的登门派送业务。尤其在抗日战争期间的社会混乱时期,该行积极发展东南亚地区代理侨批收汇局180多家(参见图2),在侨乡冒险派送侨批,以解侨眷之困苦,体现了中国银行沟通侨汇,服务华侨、侨眷的精神,赢得了广大侨乡民众的信赖。
福建中国银行历来十分注重侨批业史料的及时收集及整理工作,1943年所辖永春支行经理张公量编写并刊印了《关于闽南侨汇》;1994年和1996年泉州分行行史编委会先后编纂出版《泉州侨批业史料》(时任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刘明康先生作序)和《闽南侨批史纪述》(均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填补了侨批史料的出版空白;1996年省分行宋庆老行长还亲自主持翻印《福建省侨汇业社会主义改造史料(1949—1958年)》(1964年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国外业务处编印)。以上4本书广泛地被社科学术界所引用,也为后来侨批的收集、保护及申遗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参见图3)。与此同时,该行十分重视侨汇、侨批文物的征集和保护工作,在中国银行总行百年行庆(2012年)行史文物征集中,其中包括侨汇、侨批文物等部分内容;在福建省分行行史展览室里珍藏着不少侨汇和侨批等文物,可见该行对侨批文物的重视程度。
几年来,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认真选派熟悉侨批的员工参与省、市申遗工作组,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做好申报工作,宣传侨批文化,撰写论文参加相关的侨批研讨会,发表学术论文等。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该行员工撰写以侨批为主要论题参与的国内国际研讨会有15次以上,发表论文10多篇。省分行档案部门多次提供相关侨汇、侨批档案文献资料,为福建省档案部门的侨批申遗工作添砖加瓦。该行黄清海的《中国银行合昌信局研究》发表在《闽商文化研究》2011年第1期,并摘登2011年5月29日《中行职工报》;论文《解读晋商票号与闽帮侨批局》参加“中国侨批·世界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在《海交史研究》2012年第2期上。
该行除自身重视收集和保存侨批资料外,还积极协助当地政府档案部门,抢救侨批“活资料”,组织由中行退休人员和老侨批员(年龄均在90岁左右的老人)参加的侨批座谈会,回忆侨批工作往事,邀请撰写回忆录;部分回忆资料还刊登在《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等报刊上,扩大了侨批文化的宣传。[1]此外,先后协助档案部门采访了许双团、黄耀属、黄皆得、李志忠、许自助等中行侨汇侨批老人,录制了口述影像224分钟,口述录音151分钟(参见图4)。该行的积极参与和有为,以及提供的这些宝贵的人证和侨批文献书籍等,助力了“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