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和财政可能温和刺激
针对“稳中有为”的具体政策,有政府人士向本报透露,会主要表现在投资消费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上。铁路投资、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向将成为重点。
比如,在棚户区改造方面,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改造1000万户以上各类棚户区,这既有助于解决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也是降低城镇化门槛的举措。
而在铁路投资方面,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5月,国家铁路和合资铁路路网建设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1322.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68.38亿元,增长25.5%。1~5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76.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9.56亿元,增长21.6%。
继去年下放城际铁路主导权到地方后,近期各地在深化铁路投融资改革上又有新动作。四川省近日印发的《四川省2013年重点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指出,按照国家部署,该省将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率先向社会资本开放支线铁路、城际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所有权及经营权。
不过,有铁路方面的官方人士对本报表示,虽然目前来看铁路投资形式较为稳定,但后期任务量重,还需要多种途径解决资金缺口。
不仅是铁路,政府资金紧张可能是对当前财政政策执行的最大约束。财政政策方面,面对极其紧张的财政形势,李克强已经提出了“激活货币存量”,把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用好,把挤占挪用的钱归位,把“跑冒滴漏”的钱堵住。
在货币政策方面,有专家认为,和财政上的“激活存量”是一种宽松不同,货币政策领域的“盘活存量”实际上是偏紧缩的。这是目前“稳中有为”最大的政策问题。从对当前的货币政策的理解来看,有关专家认为,6月份货币政策执行层面偏紧,未来不会如6月份这么紧,定位还是中性。人民币汇率方向上很难继续升值,会保持或者微贬,并可能出台不对称降息等政策。
【数据】外贸数据16个月来首现负增长 调结构意图更加明显
最新出炉的外贸数据,给中国经济“半年报”抹上黯淡的一笔。继5月小幅微增后,6月外贸数据继续探头向下,进、出口出现了16个月以来首次负增长。
【经济】当中国开始“下一盘大棋” 难免会经历“弃子的阵痛”
不破不立,长痛不如短痛。中国经济或将经历一段时期的疲弱增长和结构性调整,而阵痛则终难避免。
IMF也觉得中国经济要破八 但好消息是应该不会更惨了
IMF预测,中国今明两年的增速分别为7.8%和7.7%,比此前预测分别下降了0.3和0.6个百分点。
【外资】外资唱衰中国是假掩护QFII抄底才是真
一边是外资机构不厌其烦地唱衰中国,另一边则是QFII加大开户力度,热火朝天地抄底A股。唱衰中国的是外资机构,抄底的QFII同样是外资机构,前者在打掩护,后者抓紧行动抢廉价筹码。这其实演的就是一出双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