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底,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到访中国,曾问兴业银行董事长高建平:“如果绿色金融能赚钱,为什么中国别的银行不做?如果不赚钱,为什么贵行要做呢?”对此,高建平回答:“也许短期内不挣钱,甚至要冒一定的风险,但环境保护这项事业需要扶持。银行可以发挥自身特长,通过信贷杠杆,支持环保事业。随着各方的共同培育,市场和利润终归是会有的。”在他看来,银行完全可以在对环境和社会负责任的同时,运用专业的能力获得良好的商业回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采纳赤道原则对于提升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深度和广度具有突破意义。
2008年6月,兴业银行第六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全票通过了关于加入赤道原则的议案, 10月31日,兴业银行正式宣布采纳赤道原则,成为全球第63家、中国首家赤道银行。
大道笃行
赤道原则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如今已被越来越多金融机构认同。中国银监会出台的《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绿色信贷指引》等监管规范中提出了与赤道原则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一致的要求和方法,国家开发银行在其业务中导入了赤道原则理念,一些商业银行也纷纷表示“积极向赤道原则看齐”。
回想当年,兴业银行首家宣布采纳赤道原则时,不少业内人士抱持观望态度。作为率先“吃螃蟹”者,兴业银行的战略眼光和胆识着实令人刮目相看。
凭借赤道原则作为切入点,5年来,兴业银行通过全面梳理内部管理体系,搭建组织框架,提升内部能力,建立内部制度体系、操作流程以及实施细则,将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模式融入业务管理体系,并从中提炼,不断丰富完善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治理理念和实践模式。正如董事长高建平总结的,“兴业走出了一条由‘绿’到‘金’、由单个产品创新到经营模式改革、由公司治理理念升华到企业制度、流程全面再造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汲取赤道原则先进的理念与模式,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风生水起”。目前,已覆盖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三大领域,涵盖提高能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碳减排、污水处理和水域治理、二氧化硫减排、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等众多项目类型和能源、建筑、交通、工业等各个主流行业,成为国内绿色金融产品线最宽、产品类型最丰富的银行,并已实现规模化发展。
截至2013年9月末,兴业银行累计为2350家企业提供绿色金融融资3200多亿元,余额近1700亿元。据估算,其绿色金融所支持项目可实现在我国境内每年节约标准煤2300多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6700多万吨,年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1500多万吨,年节水量25500多万吨;所实现的年减排量相当于关闭了154座100 兆瓦的火电站,或者是10 万辆出租车停驶3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