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保险> 行业动态 > 正文
保险中介如何摆脱诚信危机?
www.folksfolks.com 2014-10-29 15:14:19   来源:中国保险报    我来说两句

诚信缺失的致因

笔者认为,失信成本不高,但短期利益诱惑却很大,有限理性的保险中介人会在制度规则尚不完善和道德约束趋软的情况下选择失信。

我国保险中介人的失信与其社会认同度不高、职业化程度低关系密切。在我国,保险中介行业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大众对保险中介人的认识还停留在“掮客”时期,“展业难”成为保险代理人的共同感受,其职业和行为的社会认同度不高,导致保险中介人行为出现短期化倾向,失信面较高,

我国保险中介的诚信道德的缺失,也是社会诚信危机在保险中介市场的反映。由于体制缺陷、法律法规的相对滞后,以及诚实守信、平等竞争等商业道德的缺失,许多经济主体的行为并未走上“循义谋利”的良性轨道,破坏市场规则、不择手段致富的现象相对普遍。保险中介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社会领域存在的诚信危机必然在保险中介市场表现为保险中介人的不道德行为。

诚信危机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我国保险中介诚信缺失与相关法规在保险中介市场实施的弱化高度相关。目前,保险中介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问题。

保险产品的专业性,使保险中介成为保险知识的传播者与间接信用的缔造者。因为信息不对称,需要一个公正的中间人来推荐和背书,但其利用信息不对称而谋取不当利益,成为销售误导的新的策源地。诚信的违背,使保险中介丧失了应有的社会价值。专业性是保险中介的核心竞争力,但多数中介机构采取低投入、低素质、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并未建立与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专业中介的“不专”,使保险中介丧失了应有的经济价值。

保险中介诚信缺失的危害,一方面导致企业本身的不可持续发展,曾经保险中介的“明星机构”大多高台跳水;另一方面是加剧保险市场信息不完全、不对称性,导致交易费用不合理增大,交易成本上升的趋势,降低了保险中介制度的资源配置效率。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林萍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更多>>银行
更多>>保险
更多>>中国人寿
更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