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0月,中国第一家红色信用社在闽西成立,1951年8月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第一家农村信用社在福州新店成立。 栉风沐雨、砥砺奋进,福州农商银行始终不忘红色农信初心,坚持服务“三农”宗旨,坚持支农支小、支持民营企业、扶贫扶绿,切实发挥农村金融、普惠金融、民生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不断以实际行动践行红色农信的初心和使命。 不忘初心,助力乡村振兴“有担当” 2019年,福州农商银行红寮支行与前洋经济合作社(九峰经济合作社)签订了《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约定了服务产品、配套功能及全面推进“公益+金融”工作,围绕“产业兴旺”、“乡风文明”与“生态宜居”发挥服务站的为民、便民、惠民的功能,开办活动,丰富当地村居生活。红寮支行通过向前洋村派驻金融助理并实现每周两次驻村办公,定期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针对新项目制定金融服务专属方案等方式,为前洋村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献计出力。 这是福州农商银行开展“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工作的一个缩影。自全省农信系统开展金融助理驻村工程以来,福州农商银行发挥独具农信特色的“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模式的优势,派出支行行长、网点主任、客户经理等优秀人才挂职乡镇(街道)、村(社区)金融助理。金融助理除深入基层普及金融知识,为村民提供金融服务外,持续加强与村镇联络搭建平台,建立常规工作联系机制,定期不定期进行联络和沟通,保持与镇、村等单位的联络沟通,切实助力乡村振兴、践行普惠金融,深度参与乡村治理,将金融服务延伸至农村的“神经末梢”,用务实举措提升乡村金融服务水平。 牢记使命,助推复产复工“有速度”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狙击战中,福州农商银行金融助理迅速行动,第一时间上门服务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加入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疫”,助力企业临“疫”不乱。 福州市白马北路的一家便利店开业多年,受疫情影响,原本顾客络绎不绝的场景已不复存在,大门紧闭成了常态。通过鼓楼区鼓西街道得知这一情况,福州农商银行东街支行金融助理闻讯而动,第一时间联系上店主。原来,店铺货款回笼不及时、店铺租金压力大、复工开业需要进货资金等困难让店主深受其扰,无法正常营业。了解情况后,东街支行金融助理第一时间收齐材料,当天报总行审批,很快便为该商户注入复产复工的“金融活水”,不仅实现客户足不出户就可办理贷款的便捷,更让客户感受“暖银行”的雪中送炭。 为响应政府共同抗疫号召,宏德盛(福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资质和生产许可后准备投产口罩之际,由于生产口罩的原材料熔喷布、无纺布紧缺,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且购买原材料货款需要现结,遇到了资金需求难题。得知这一情况后,福州农商银行仓山支行金融助理迅速行动,第一时间上门服务,加大与企业沟通力度,详细分析企业需求。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为企业量身打造切实可行,风险可控的金融服务方案上报总行审批。1000万元“战疫同心贷”流动资金贷款很快便转入企业账户。为企业复工复产注入“强心剂”。 在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福州农商银行金融助理始终不忘支农支小初心,牢记扶小助微使命,用脚步丈量辖区内每寸土地,积极与小微企业对接,通过“共济贷” “战疫同心贷” “战役征信贷”等专项产品为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成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助推器”。截至2020年末,福州农商银行已对接个体工商户7万余户,发放贷款额度总计2.42亿元,户数1340户,覆盖辖区街道文化、旅游、餐饮、零售、服装等多个行业。 履行责任,服务惠及民生“有温度” 一墙琳琅满目的书籍、一杯温暖醇厚的咖啡,古色古香的营业环境,让客户耳目一新,为之吸引,这是福州农商银行三坊七巷支行。亲子活动、中秋诗会、高考服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这家集咖啡、旗袍、女子、“红色”为一身的文化支行以文化传播为载体,更加积极地践行着民生金融使者的担当。 近年来,福州农商银行不断优化网点布局、加快网点转型升级、打造特色支行,实施惠民工程、推出创新金融产品,在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榕城老百姓提供有温度的贴心金融服务。 在积极建设“家银行”“暖银行”的道路上,福州农商银行始终坚持“源于社会、回报社会”理念,践行社会责任,凝聚社会正能量。该行每年通过“福万通”慈善基金捐助贫困大学生,帮助家庭困难学子圆大学梦,2020年资助13名贫困大学生,捐助金额6.5万元;积极配合省农信联社开展省红十字会福万通少儿重特大疾病医疗人道救助工作;在全辖20个网点设立“环卫工人爱心服务站”,为环卫工人等户外高温作业者提供菊花茶等防暑降温服务。 百年风雨兼程,十年砥砺奋进,建党百年华诞恰逢福州农商银行改制十周年。展望未来,福州农商银行将继续不忘红色农信初心,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做实普惠金融、民生金融、绿色金融,践行农信人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以向善向上,勇担勇为的精神努力打造新型普惠福银行,为推进福建农信高质量转型超越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