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是理性决策
www.fjnet.cn 2008-03-17   来源:西岸时评    我来说两句

  3月14日,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就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的《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教育部部长周济明确表示不考虑“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新快报》3月15日)

  至于该提案被否决的原因,周济部长说的很简单,“请大家学习我们国家的语言文字法,我们国家有基本国策,就是要使用简化字,就是要推广普通话,这是一个基本要求。”我完全赞成周济部长的决定,因为在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完全弊大于利,不具有可操作性。

  首先,小学阶段的繁体字违背汉字使用趋势,将极大增加社会成本。大陆十几亿人口使用着简体字,而且简体字也越来越在国际上流行起来,美国的《纽约时报》在2005年就刊登了“简体字打败了繁体字”的评论,美国《圣贝纳迪诺太阳报》在2007年更是说“用简体字已成潮流”,虽然繁体字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很重要,但我们不能逆潮流而动。不考虑国际潮流,就拿祖国大陆来说,从1956年开始推行简体字,到现在已经过了半个世纪,也就是说60岁以下的人都是学习和使用简体字长大的,如果突然要回到繁体字的年代,几乎已经没有可能了,即使有可能,社会代价也是非常大的。

  其次,如果要生硬地回到繁体字的年代,不仅会造成国内书写的混乱,而且会打乱国际学汉语的热潮。对于简体字,老外就已经觉得难写、难认、难读、难记了,更不用说更复杂的繁体字,更何况还要加上繁体字与简体字的穿插转换。文字简化是一种潮流,统一中文是更好推广中华文化的需要,在已有的潮流下,我们就不需要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了。再说,现在已经是计算机时代了,繁体字与简体字的转化已经非常容易,也不需要刻意地去学习繁体字。对于传统文化来说,大陆青年传统文化割断的问题,真实的原因不是使用简体字的结果,而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事件加上如今的市场化冲击造成的。因此,要学习和传承古文化,也并非学好了繁体字就能解决的;相反,学好了简体字,面对古文化的简体版,照样可以研究古文化。

  最后,推广繁体字教育的意义仅仅是理论上的,是经不住实践考验的。对于祖国统一来说,虽然台湾当局不停地“去中国化”,但同种同宗同文化,这是谁也否认不了的。真正阻扰两岸交流、民族统一的因素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而不是文化因素。至少在目前,还没有传出因为繁体字、简体字的因素影响两岸交流的新闻报道,我想以后也不会有。可见,促进祖国统一,繁体字、简体字根本不是其中的问题。当然,如果台湾方面表示,只要我们放弃使用简体字,改而使用繁体字,两岸就无条件统一,笔者也是举双手赞成使用繁体字的,但这可能仅仅是一种幻想。

  多种因素决定我们再也回不去繁体字的时代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承认,繁体字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书法中、招牌上,还是随处可见。对于中华儿女,虽然我们现在都使用简体字,但也不能偏废繁体字,我们最好能够“写简识繁”。对待不能偏废的问题,在小学阶段以必修课的方式强制学习,笔者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如果以选修课的方式来建议,开设的时间放到中学或者大学,估计大多数人还是会接受的。(叶雷)

    【声明】凡注明 “西岸时评”来源之作品, 未经福建东南新闻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责编:李艳)


  • 相关新闻
福建日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