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南方都市报》载,近日在奥一网论坛上,网友“货币学派”发帖称,他在购书中心门口遭遇急事,因为手机没电,向多名路人借手机发短信,得到的却是白眼和置若罔闻。
借手机给别人发个短信,所费不多,却能救人之急,实乃功德一件,何乐而不为呢?话虽如此说,然而,若笔者在大街上碰到这档子事儿,同样也会以“没带手机”或“没有手机”加以婉拒,或者就干脆装着没听见。 如此如此,并非笔者“小气”或缺乏所谓的“助人为乐”之美德,实在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好心的或善良的人被骗,或“农夫与蛇”之类的故事多了去了,人人自危,故大家总是用疑忌的眼光打量外面的世界,并用疑忌砌了一堵厚厚的墙将自己封闭起来以求得安全,哪里敢随便和陌生人发生可能对自己造成损害的关联呢?
趋利避害是人与其他动物共同的本性。乌龟在遇到外来危险时,会把自己的头和四肢全部缩进坚硬的龟壳里面——这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反应。由于人对于陌生的人和事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感,故当人们与陌生的人和事遭遇时,一般都要经过或长或短的反复试探的过程,然后根据经试探测算出的“安全系数”的大小,做出不同程度的或接受或拒斥的反应。如果陌生人或曰外界的行为是安全的且可以预测的,试探的时间与次数就会减少;反之,试探的时间与次数就会增加。如果外部环境的不安全达到一定程度,人们甚至会象乌龟一样将头和四肢全部缩进坚硬的龟壳里面,干脆不做任何试探——因为试探这一行为本身也得冒比较大的风险。因此,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当因信任别人而自身遭受损害的事件频频发生,并被各种现代传播媒介放大,而受害者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害人者也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时,就会产生社会学家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已呈现为一种常态”的“信任危机”——这时,为安全起见,人们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就会向乌龟学习,尽量减少或切断自身与陌生世界的联系——于是,“龟缩社会”也就形成了。
可现代社会却是个不折不扣的“陌生人社会”。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要与陌生人交往,并且也应该学会与陌生人交往——“不要与陌生人说话”或不与陌生人发生联系实际上是做不到的,同时也不利于现代社会的和谐、进步与发展的。然而,信任——尤其是对陌生人的信任——作为一种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对于信任者则存在一定的风险;是故,要使人们从“龟缩社会”中解放出来,增大与外部世界的对话与交流,向一切可能性开放,从而使他们更好地自我实现与自我完善,首要的任务便是要降低人们日常人际交往的风险。
在传统“熟人”社会里,由于人们日常人际交往的圈子小,大家都是知根知底,因此,风险的降低或信任的维持主要依靠的是道德。可在现代“陌生人社会”里,人们的行为方式,甚至道德本身,却都受着法律的制约。因此,法律的完善程度与执行力度决定着人际交往风险的大小,是构建现代“信任社会”的最关键、最核心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当前社会的“信任危机”,或曰“龟缩社会”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冲击下的维系着“熟人社会”的传统道德的沦丧;更重要的却是“法治”不健全或“法治”的缺失。
因此,我们在哀叹社会信任的缺失和呼吁社会信任体系的重建时,不能仅仅把信任当成一种个体的或社会的道德来构建,而是要从制度的层面着手——只有在强有力的制度体系的保障下,使人们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因信任而承担的风险降到最低的程度,社会的风习才会发生根本性的逆转,我们的社会才能从“龟缩社会”走向“信任社会”。(宕子)
(责编:李艳)
- 相关新闻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