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粮价是保障农民增收的根本
www.fjnet.cn 2008-11-14   来源: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据《京华时报》报道,发改委“承诺”国内粮价明年将逐步与国际接轨,有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从明年新粮上市起,白小麦、红小麦、混合小麦这3种小麦每斤的最低收购价格要分别比2008年提高13%、15.3%和15.3%——虽然是在今年小麦收购基本完成时公布的提价幅度,尽管在当前稻谷收购的中后期,稻谷提价方案没有公布,多少有点显得不够厚道——但这对9亿农民而言,无疑是今年来最大的利好消息,受到的刺激比政府四万亿“救市”方案恐怕也大得多。

    十月中旬,我在《打击粮食走私关键在提高粮食收购价》一文中指出,5月来,国际市场上每公斤大米的价格超过了12元人民币,而国内市场上大米的价格基本稳定在每公斤3元左右,国际市场米价是国内的4倍,走私一吨普通大米的获利就达3500元左右,国内粮食市场已成“价格洼地”。因而粮食走私在各地频发,我国的粮食正“人道主义”地援助全球市场。

    造成中国的粮价低,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政府近年来对农业发展政策的调整,取消农业税,增加农村投入,减轻了农民负担,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粮食成本。但仍然摆脱不了农村以低粮价哺育城市、农民以低廉的劳动力奠基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一事实。

    “中国有最好的农民!”这是诸多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们认可而又无奈的事实。农民们勤劳、淳厚、质朴、乐安天命,同时,农村和农民又常常是落后和贫穷的代名词——中国经济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后,农村与城市、种粮与外出务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却正在日益扩大。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今年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及国内复杂的经济矛盾,使得中国经济出口受阻,投资受限,靠拉动消费来保增长、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要拉动消费,有着9亿人口之巨的农村自然是其中的关键。但农村由于历年来收入增长缓慢,积累有限,有的甚至因为子女读书、家庭医疗支出等债台高筑。

    国家最近的四万亿投资“救市”以引起了各界的关注,政府在四万亿投资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民收入,但这块资金的分配究竟能有多少真正落实到农村、把实惠直接给予农民?资金下发过程中会不会出现层层克扣、级级截留?会不会仍然造成富者愈富,穷者仍穷……这一切问题目前看来还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因素。

    没有收入何来消费?要刺激农村的消费,自然要先增加农民的收入,而要增加农民的收入,目前形势下,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增加种粮的利润,促进种粮的积极性,既增加了农民收入,有利于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又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还一定程度上打击粮食走私,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

    提高粮价是保证农民增收的根本。直接提高粮价,让农村中广大的、仍然依靠种粮为生的农民投入产出比得以提高,这比国家补贴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要有效的多(这种补贴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对日益朝着垄断方向发展的化肥、农药、农机械等生产企业的锦上添花),真正把国家的扶持和投入等实惠落实到了农民身上。

    因此,国家决定明年国内粮价将逐步与国际接轨,无疑給贫穷了几千年的农民看到了切切实实增加腰包收入的新希望。 

    至于能否真的富起来,恐怕为言尚早。(王泽金)

(责编:吴颂洁)

 


  • 相关新闻
福建日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